周 洪
(重庆市江津区刁家学校 重庆 402232)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
周 洪
(重庆市江津区刁家学校 重庆 402232)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小学,实行学生寄宿制已10多年,现学生中寄宿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2%,寄宿生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当家长把这些孩子交给学校时,他们的成长、成人、成才的重任也责无旁贷地交给了我们。在多年的寄宿生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谈谈我对农村小学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
1.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队伍的日益壮大,“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也就越发明显。由于隔代抚养或临时监护人监护职责弱化,长辈对孙辈的过份溺爱,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不管孩子会不会的事情都包办,导致这些孩子严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有很多父母由于一年回家一次或几年回家一次,觉得对孩子亏欠太多,每次回家都是孩子要什么买什么,凡事都用物质来弥补孩子,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很少关心孩子的心里所想,这样的家庭缺少了家庭教育,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巩固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3.由于很多学校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4.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住校生活很容易打退堂鼓,坚持不下去。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的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十分重要,小学阶段又正是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寄宿生班主任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父母进行直接沟通,不能只与临时监护人联系。要让学生父母明白,不能只从物质上满足孩子,要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虽说不能回家照顾孩子,但要经常与孩子联系,询问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帮助孩子学会在集体中怎样与同学相处,学会怎样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要为孩子分析是非对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秉着学会做人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思想,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关爱下,健康成长。
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这些孩子到校寄宿后,生活不能自理,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有思想的个体,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只有发自内心的想干了,做起来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刚到学校进行寄宿生活的孩子,肯定会因为不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而对寄宿生活产生厌烦或害怕情绪。有的会刚开始觉得住校生活很新奇,脱离了家长的管制很自由,但慢慢地随着需要自己提水洗衣,整理寝具,打扫清洁等就会产生不想住校的情绪,更有因为想父母而偷偷哭泣的例子,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常常进行心理疏导。所以寄宿生班主任一定要经常深入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有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各种体育比赛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忘却寄宿生活的苦恼,从心里真正喜欢住校生活,有了这份喜欢,他们的住校生活才会充满快乐,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寄宿生班主任的重要任务。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祖父辈生活在一起,很多生活习惯都不好,有的不会叠被子、洗衣服;有的不讲卫生,早晚不刷牙,每天不换袜子;更有的晚上睡觉不换睡衣。这些不良行为到学校后肯定要纠正,除了班主任老师手把手的教以外,更需要老师从每间寝室里面选一个做得最好的作为榜样,因为班主任老师和生活老师,总要离开寝室,而寝室里面的学生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榜样的示范作用远远超过老师反复地强调。记得我们班孩子三年级刚住校时,在开学第一天检查寝室时,我发现一个孩子的被子叠得很好,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她给其余的同学示范自己是怎样叠被子的,还适时表扬她,让她当室长,其他孩子佩服的眼神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慢慢地,我发现,每次我去检查,那间寝室都很整洁,同学之间关系也很和睦,她们还给我炫耀怎样把被子叠得这样好,看来榜样的作用比我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效。
学生进入少年期后,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但是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寄宿生活中,每天都会对学生的洗漱用品的摆放、床铺的整理、归寝后的纪律等进行检查评比,由于小学生的特点,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时时深入寝室进行检查,如果觉得学生自己会整理了就不管了,慢慢地学生就会淡忘一些要求,出现床铺不整理、不洗头洗澡、不讲卫生的现象,所以,加强督促检查尤为重要。让学生在督促检查中逐渐形成独立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提高,还能使其融入社会后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一旦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生活老师每天对寝室的清洁、纪律的检查情况,每周在班上进行“文明寝室”、““优秀室长”、“文明住校生”的评比,以达到对做得好的同学的鼓励和做得不好的同学的鞭策。对于暂时做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多鼓励,多包容,不要只责备。因为鼓励,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特别容易创造出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对做得不够好的学生,适时、恰当的进行鼓励,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而让寄宿生的住校生活越来越规范。
寄宿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寄宿生,更需要我们寄宿生班主任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坚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让学生在寄宿生活中学会遵规守纪、学会合理规划、学会独立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学会与他人相处,让我们为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把好这重要的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