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飞 李 霞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李晓飞 李 霞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基础课,学生普遍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教学内容枯燥且重合度高;教师一言堂现象普遍,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方式不多元等方面探讨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课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现代汉语 现状 策略
《现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现代汉语》是学习《语言学概论》和《古代汉语》的基础;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现代汉语》课程“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个章节的课程内容与教师基本功核心能力培养有着密切联系。在对该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受访的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在众多的专业课中,《现代汉语》是较难、较枯燥的一门课。笔者所在的学校,两个数据可以证明此点:每年选择现代汉语方向作毕业论文的学生较少;每年选择报考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及对外汉语等方向研究生的学生较少。
一方面《现代汉语》这门课确实重要,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这门课普遍不感兴趣,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
许多独立学院缺乏自聘的师资队伍,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主要依靠母体高校师资进行教学,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往往照搬母体高校,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忽略了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教学内容枯燥且重合度高
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确定,经过50多年的发展,部分内容虽得到修订,但是,课程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中部分内容比较陈旧,与中学教材所讲知识有些重复,学生在学习中有“似曾相识”之感,缺乏新鲜感。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语言学概论、语言文字表达及应用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有较多重叠之处,如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讲声、韵、调的发音和规律,而普通话课也讲授声母、韵母的发音,两门课几乎同时开设,课程内容重复、甚至雷同,使任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感到无聊、枯燥。
此外,独立学院缺乏与学生学情特点相符合的校本课程,选取的教材理论性过强,课堂教学实践性内容偏少,教师授课时选取的例子又远离生活,不贴近90后学生,学生常常觉得《现代汉语》课程与生活脱节,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这门课对于师范生的技能提升效果,因此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不高。
3.教师一言堂现象普遍,教学方法不灵活
部分现代汉语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习惯一言堂,教师在课堂上甚少与学生互动,很少指导学生学会从语言现象中去探寻语言规律,课堂教学失去生机与活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多媒体课件因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视性等特点,收到很多青年教师的青睐,多数年轻教师在讲授现代汉语课时误认为使用多媒体设备是上好课必备的教学手段,过多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大打折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肤浅。
4.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方式不多元
当前,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就现代汉语课而言,不少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从课堂提问、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以及上课出勤率等几个方面来考核。从考核项中不难看出,考试分数及上课出勤率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动态的跟踪性评价。
此外,独立学院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往往较为片面。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上有较强的功利性和惰性,大多数同学把考取教师编制作为大学四年唯一的奋斗目标,常常希望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就是考编的考点,眼光不够长远,在评教过程中,学生的功利化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
考虑到《现代汉语》课程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情特点,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应在以下方面进行。
1.注重实践教学,让供给侧改革在教学中得到体检
《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十二条,谈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时明确指出要“优化机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此外,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在职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2015级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必须参加全国统考,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很多高校审时度势、积极尝试办学改革、转型,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上均需明确与母体高校错位发展,要向应用型转变。在此办学定位及办学目标下,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供给侧改革在教学上得到体现。
作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教师,在现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应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结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考编诉求和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新形势,将《现代汉语》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师范生的能力培养要求相结合。如语音部分的教学应与普通话测试相结合,文字的教学与师范生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技能相结合。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活的语言事实,注重在课堂内外积极开展语言的实践指导活动,适当安排和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在空余时间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新的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真切地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让学生能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达到“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向,获得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能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1]的目标。
2.锤炼课堂语言,改变教师一言堂,让课堂互动成为新常态
《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课上很难煽情,只能用自己精辟的课堂语言达到授课目标。《现代汉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力求准确、清晰、流畅、精练、幽默,知识点交代要清晰,重点难点要突出,逻辑性强,理论层次高,语言事实的分析要击中肯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主体,都具有支配课程教学话语的权力,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享教学话语权、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他们的话语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在《现代汉语》课堂上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灯谜、歇后语、笑话,等等,在适当的场合应用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这样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在宽松的氛围中主动地、愉悦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完善教学手段,利用好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与课后线上互动双翼齐飞
青年教师在授课中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或否定多媒体教学都是有失偏颇的,现代汉语教师应该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的优势。如我们在语音教学中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授元音、辅音的概念及分类,同时可利用多媒体直接在课堂播放普通话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以及朗读技巧等内容,让学生得以直观化、具体化地感受到刺激,这样一来,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就容易说明、说透。
此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好的平台,现代汉语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利用好一些平台。如通过现代汉语课程网站的建设,录制并上传微课、慕课,建立和使用QQ群、微信群,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去学习、补充、拓展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在课后去反复学习、巩固知识、拓宽视野。既能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创建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发挥好评价方式的指挥棒功能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可通过与学生共同商讨《现代汉语》课程评价内容、标准、方式,在商讨与论证中达成共识,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注重对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汉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教与学的整体效率,实现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阶段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偏重于传授理论知识,现代汉语教材比较重视理论基础,理论性偏强,忽视了语言运用,现代汉语教学和社会实际运用脱节,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互联网时代,现代汉语教师需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步伐,努力探寻寓教于乐及行之有效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注释:
[1]汪国盛:《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7期。
[1]王丽芝.独立学院的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研讨[J].文史,2002,(01).
[2]刘影.独立学院现代汉语课程定位及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4).
[3]汪国盛.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4]刘晨红.培养应用型人才观念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5]杨虹.现代汉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3).
(李晓飞,李霞 江苏泰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中文系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