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内涵、价值及路径

2016-03-04 18:05杨泽章杨相琴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培育理念绿色

杨泽章,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新形势下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内涵、价值及路径

杨泽章,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具体表现,赋予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提出了新要求。

绿色发展 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 内涵 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具体表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绿色发展道路,有赖于民众绿色素养的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绿色素养的高低关系到整个民族绿色素养的水平,事关国家绿色发展的成效。因此,增强大学生的绿色素养就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国外学界对大学生绿色素养的关注起步较早,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渐趋成熟,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充分发掘各种绿色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国内学界对大学生绿色素养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适应绿色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大学生绿色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始进入高校的教学体系,一些相关研究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绿色校园建设、绿色教育课程建设、两课”教学、生态体验、生态道德素养培育等多个角度讨论了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相关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关于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途径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其研究成果为学界展开深入研究夯实了基础,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有益启示。但不可否认,现有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解释性研究较多,预测性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单向性研究较多,多元互动研究较少。就单向性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特别是我国的研究多强调高校教师单向性自上而下的理论性政策宣教,而大学生、高校、绿色环保组织、大众传媒以及政府之间的多元互动对大学生绿色素养的影响研究显得单薄。而且,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绿色教育和生态文明素养的相关成果中,而专门针对大学生绿色素养的研究成果却非常缺乏。

二、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内涵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和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人类为了获得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1]。

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将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将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与结果的“绿色化”作为主要内容和途径。绿色化的“绿色”代表一种精神、价值、文化、追求、目标和状态,“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绿色化”就是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为人的绿色素养,外化为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人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主体,更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人的绿色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而“人的绿色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人的绿色素养的培育和养成。绿色素养就是人通过学习、修养及环境熏陶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绿色知识、生态伦理情怀、绿色意识和绿色行为的总和。绿色知识是在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判断和技能的总和,是绿色素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生态伦理情怀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时所具有的一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在心理上形成的热爱自然、关心他者并形成和谐天人关系、人我关系的内在情感倾向。绿色意识是对“绿色”的认知和知觉,其核心是绿色价值观。绿色价值观指的是关于绿色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它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提供评判标准,对绿色行为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绿色行为是将绿色知识、生态伦理情怀以及绿色意识特别是绿色价值观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实践,从而形成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行为习惯,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及社会的能力[3]。

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指引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扩展大学生的绿色知识,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情怀,形成良好的绿色意识,养成良好的绿色行为,培养大学生对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争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营造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增强整个民族的群体性绿色素养、为中国特色主义绿色发展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当代价值

(一)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并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他们将成为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其绿色素养培育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发挥带动作用的先进群体。因此,培育大学生绿色素养,自觉履行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各项义务,引导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传承绿色知识,形成热爱自然、关心他者的生态伦理情怀,践行绿色价值观并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实践,从而形成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行为习惯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及社会,为增强整个民族的群体性绿色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创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新增长点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特定历史条件下党的中心工作展开的,是与促进社会发展的时代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顺应人民意愿、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于按照时代需要对其内容、途径和方法做出必要调整,不断充实完善,这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新的机遇,又肩负新的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绿色资源,深入传播绿色文化和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素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中,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绿色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增长点。

(三)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在急剧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基于学习、恋爱、择业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容易陷入某种“失调”状态:注重金钱物质利益,忽视内在精神需求;注重快捷的眼前收益,忽视长远发展的需要;重视自我发展,忽视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协调与融合,等等。焦虑、迷惘、消沉、情绪化、陌生化、人际关系紧张等正是这种“失调”状态的外在表象,深刻展现了当前大学生在自我发展中的内在紧张与冲突,不能准确给予自身恰当的定位,难以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平衡,为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我发展中的内在紧张与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一种新的行为方式,能够引导大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实现重新自我定位:既介入自然,亦敬畏自然;既保持个性,亦尊重他人;既发展自我、亦致力于社会,有利于大学生以平和、宽容的心态渡过发展的矛盾期,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四、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路径

(一)促进绿色素养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高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场所,理应成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主阵地。首先,要改善高校绿色环境,创建绿色讲坛,加强国际国内绿色文化交流,推进绿色办公、绿色学习和绿色生活的制度化建设,及时搭建绿色实践基地与网络平台建设,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以塑造浓厚的绿色素养培育氛围。其次,要优化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核心课程,完善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相关教材,加强高校绿色素养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再次,要鼓励高校教师开展绿色发展科学研究和培训,提高教师绿色教育的能力,把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各学科各课程教学中,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绿色价值观,并使之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绿色素养。最后,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中的作用。高校“两课”教学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大学生自身思想发展的具体状况,使理论灌输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大学生绿色素养的成熟与发展。

(二)提升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实践特征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绿色实验基地和实习场所的条件,开展绿色知识的学习、研究、传播和成果转化,把绿色素养培育与解决绿色发展中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其次,要积极参加包括高校、环保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各级各类绿色公益活动,“候鸟守候者”、“拒绝雾霾拥抱绿地”、“绿色新生力”大学生公益环保项目竞赛、“衣旧情深”、“公益积分换梦想”,等等,争做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和生力军。再次,要积极参与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激发了整个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有条件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敢于担当绿色创业的主力军,积极从事低碳环保、高科技、可循环、农业类的创业实践活动。要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三)建立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多元协同机制

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多元协同机制是指在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中,高校、企业、绿色环保组织、大众传媒以及政府之间共同合作的运行方式。企业要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提供实践基地,优化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彼此之间的同生共长共繁荣,针对有绿色创业理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环保组织要为大学生绿色实践活动提供信息、资金与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通过媒体的引导、监督和宣传,扩大大学生“绿色标兵”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政府要适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的相关政策,一方面要明确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的目的、方针和方法,另一方面要规定政府、大众传媒、环保组织、企业、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中的职责,确定其地位。总之,要通过多元协同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积极为大学生绿色素养的培育提供保障。

[1] 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EB/OL].http://news.china.com/ domestic/945/20151103/20680292_all.html#page_2 http://news.china.com/ domestic/945/20151103/20680292_all.html#page_2.

[2] 曹广晶.“绿色化”是全新的发展观[N].人民日报,2015-05-28.

[3] 廖小平.培育公众绿色素养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人文之基[EB/OL]http:// ldhn.rednet.cn/c/2015/09/02/3782760.htm.

(责任编辑:向欣)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reen Literac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onnotation, Value and Path

YANG Zezhang,YANG Xiangqin

(CollegeofMarxism,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04,China)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Eighteen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entrust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reen literacy a new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an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reen literacy.

green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reen literacy; connotation; value; path

2016-04-0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2016年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研究”(ZNLJG2016-A062)。

杨泽章(1979-),男,湖南安乡人,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杨相琴(1966-),女,河南桐柏人,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G641

A

1005-5843(2016)08-0030-03

10.13980/j.cnki.xdjykx.2016.08.006

猜你喜欢
培育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