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敏 胡甲刚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机制探讨
刘亚敏胡甲刚
摘要: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来源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政治发展的牵引力和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引领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外源动力;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进取力、教师群体的内驱力和学生群体的推动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源动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机制包括动力激发机制、动力传导机制、动力聚合机制、动力协调机制和动力支持机制。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动力来源;动力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面向未来、不断探索、满足需求、引领发展的过程,也是继往开来、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过程,无论是其要素重组、结构调整,还是其功能变换、模式转型,都面临着新旧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未知的阻力和挑战。因此,要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顺利推进,并达致既定目标,必须依赖强大的动力源和有效的动力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强有力的支持,不断克服阻力,化解矛盾,解决冲突,趋近于改革愿景。
(一)外源动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系统的边界与外部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以维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并释放出外部环境所需要的功能。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本身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力,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而言,所谓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其所植根的社会环境,即经济、政治、教育、科技与文化环境等。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及其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数量、类型、结构和规格的新需求,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动力。
1.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和“制造大国”。然而,这种靠劳动力、资本和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面临诸多瓶颈约束。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所谓创新驱动,就是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有质量和高效益的增长,培育新的、更持久的竞争优势。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高度依赖人才,而人才源于教育。经济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驱动力主要是借助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直接表现出来。作为人才的雇佣方,行业、企业从转型升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自身需要出发,向人才市场释放出需求信号,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素质、规模、结构、类型提出明确要求,促使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多样化需求的高质量、创新性人才。有些行业、企业直接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联手,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促使人才需求与培养过程无缝对接,从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产生更强劲、持久的驱动力。
2.政治发展的牵引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价值追求。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三:一是放权,行政权力结构的开放包容与治理体系多元;二是分权,行政分权制约与政府治理现代化;三是限权,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法治化[1]。随着我国政治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的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探索,必将改变我国原有的集权式教育管理模式,高等学校的独立性更加彰显,办学自主权得到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作为高等学校主要出资者的政府,亦将整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变化,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方式对高等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引导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与国家的总体要求相一致。
3.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引领力
当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新教育革命与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相适应,在教育目的、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规模上都展现出新的形态,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正不断成为现实。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方法也会对现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同时,作为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层次、高质量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导致人才的大量外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留学潮”。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将形成强大的倒逼机制,迫使高等学校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熟经验,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与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内源动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另一方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微观操作层面和具体的改革实施主体、参与主体上,要靠高等学校去组织实施,要靠教师把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要靠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就构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源动力。
1.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进取力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的立身之本。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差异化、有特色、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追求,也是高等学校的价值体现。高等学校又是一个知识的社区,是各种新信息、前沿知识交流、激荡的园地,是与社会各界密切联系和频繁互动的场所,是社会创造力最活跃、最旺盛的地方,先天地具有强烈的变革动力。高等学校是独立的办学主体,拥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自主权,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其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志。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而言,深化改革、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有利于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增强办学实力,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出效益;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赢得行业、产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拓展经费和资源来源渠道;有利于在日益激烈的高等学校发展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特别是作为高等学校“掌门人”的校长肩负着引领学校发展的神圣职责和道德使命,凝聚着师生员工的期待和厚望,拥有着引发、促进和实施改革的合法权力,具有推进改革的强烈偏好。较之发展成熟的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空间巨大。因此,各个高等学校以及在任的校长都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口,不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期在教育竞争中形成品牌优势,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2.教师群体的内驱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体的实施主体,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基于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重要使命,教师群体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改革被动的接受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把教师看作变革的动力并非牵强附会。他们已经部分地起作用,教师作为变革的动力是想做成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2]12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尚处于初创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如课程教学的应用特点不明显,与科学学位没有明显区分,实践环节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质量规格不够一致,培养的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教师群体的积极作为。教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具体承载者和践行者,对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认识最全面、最深刻,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身份地位以及所承担的角色和职责,决定了他们负有更大的责任去解决这些问题,使自己的劳动更有社会价值。教师同时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活动,更是人格养成和德行培养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教师群体本能地具有改进教育教学的愿望和动力。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善于激发教师群体内在的改革动力,真正把他们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托力量和实践主体。
3.学生群体的推动力
学生是高等学校存在的意义所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学生不仅仅是消极意义的受教育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旁观者,而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育教学改革价值的承载者、体现者和评判者。学生群体是教育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如果教育教学改革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尊重学生的愿望和特点,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任何教育教学改革不过是改革者的一厢情愿,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如果在教育变革中,学生不具备某些(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角色,那么大多数的教育变革,或更确切地说,是大多数的教育都将失败。”[3]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亲历者和体验者,学生群体对改革最有发言权。特别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已经是有主见、心理成熟、人格稳定的成年人,他们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训练、研究课题的选择等有独立的判断,他们渴望改革能够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能够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能够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以便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意愿,征求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他们对改革的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外源动力与内源动力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同作用于变革的过程。但在二者中,内源动力是直接的、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外源动力是间接的、起辅助作用的,其动力作用的发挥要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进入高等学校内部,并与内源动力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地推进改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来源是多方面的,各种动力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非线性的、不确定的,只有在改革实践中依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条件,将各种动力有效整合在一起,形成稳定、有序的耦合关系及相互关联、交互作用的运行方式,建立动态均衡、综合集成的动力机制,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实现既定目标。动力机制是指“在一个事物中处于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构造、功能和条件,或是指一个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4]从动力机制运行的先后次序来看,动力机制包括动力激发机制、动力传导机制、动力聚合机制、动力协调机制和动力支持机制。
(一)动力激发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源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动力常常处于被遮蔽的、潜在的、不明显的状态,有意或无意地被改革实施主体或参与主体所漠视。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在定型后都具有相对稳定性,都存在运行的惯性和拒斥改革的惰性,如果不能激发并集聚足够的动力,就很难突破既有模式,实现新旧模式的顺利转换。因此,动力激发是动力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动力机制的前置性机制。动力来自于需要,没有需要,就不会有动力。动力激发机制的作用在于找到动力主体的兴趣点、关切点和兴奋点,并施加积极的影响,诱发和催生动力主体的内在需要,并产生有益于变革的力量。“学校变革要把潜在的动力激发出来,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动力机制来发挥作用。动力机制是学校变革的‘发动机’,能够明晰变革的内外部需求,针对变革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变革主体对学习发展的关心度,从多方面激发变革动力,促使变革实践的产生。”[5]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激发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源动力的激发机制;二是内源动力的激发机制。无论是哪种来源的动力激发机制都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动力的激发,二是组织动力的激发。外源动力的激发机制就是要让行业领域、用人单位、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组织和个人从自身的立场和需要出发,充分发表对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规格和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关心改革、参与改革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内源动力的激发机制主要是根据不同实施主体的角色和地位,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把高等学校、院系以及学校领导人、教师、学生等潜在的改革意愿和动机激发出来,催生出强大的改革动力。
(二)动力传导机制
不同组织和个体的改革动力被激发出来后,如果仅仅局限于一定的范围,没有及时传导出去、扩散开来,没有引起社会共鸣和舆论关注,那么改革的动力就很难放大与扩张,甚至会在无声无息中逐渐减弱。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动力传导机制。所谓“传导”,就是借助某种媒介、通道或连接关口把相关信息和能量传递、输送出去,为信息和能量的交汇与聚合创造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动力的传导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外源动力的传导机制,即社会组织或个人借助各种媒体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社会受众所知晓,引起社会各界,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的关注,形成有益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社会舆论和外在压力;二是外源动力向内源动力传导的机制,既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接收的外源动力信号传导给作为改革实施主体的高等学校,明确提出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也包括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中借助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将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变化信息直接传递给高等学校;三是内源动力的传导机制,即高等学校通过广泛的动员和深入的研讨,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设想和蓝图、政策和方案等向院系、教师、学生等进行宣传,勾勒出改革的美好愿景,在交流探讨中达成一致认识,形成不变不行、非变不可的改革文化。
(三)动力聚合机制
所谓聚合,就是将分散的、零碎的部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有机整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改革动力来自于方方面面,而且利益诉求的不同和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不同来源的动力并非指向同一个方向,“各说各的话,各唱各的曲”,甚至相互抵触、相互矛盾。“事实上,在学校变革中,不同的变革动力主体都在提供着动力,这些动力并不是单个或独自地起作用,而是综合互动地起作用。”[6]如果不能将各种动力有效聚合在一起,不仅改革动力会出现相互抵消和虚置,而且在改革的方向上也会出现偏差,影响改革的推进。改革是一项面向未知的事业,只有把各种动力汇聚在一起,减少动力之间的相互抵消和内耗,形成大体一致的方向,发展出一种共鸣或综合效应,改革才能得以顺利推进。动力聚合机制的运行,“可以有效地聚合不同来源、不同主体、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动力,整合成强度更大的合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变革实践。”[5]在动力聚合的过程中,外源动力与内源动力、个体动力与组织动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合力所发挥的整体效应大于各种动力作用的线性相加之和,更有利于化解困难,克服阻力,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推进。
(四)动力协调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利益博弈和利益调整的过程,不同的动力主体都希望在改革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能立足全局、统筹协调好各动力主体的利益诉求,不能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和谐一致的利益格局,那么动力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会愈演愈烈,导致动力折损和动力消退,甚至由动力转化为阻力,无疑将影响改革的进程。同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靠单一的动力主体无法解决,也需要借助常态的协调机制将各动力主体聚集在一起,共商对策,互通有无,调配资源,集中力量,共同应对。因此,建立和形成有效的动力协调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主体是多元的,因此需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动力协调机制,以尽可能实现改革动力的叠加和放大。在国家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应与相关产业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高等学校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和磋商,形成共同的意见和一致的行动。在学校层面,高等学校应建立相关协调机构,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用人单位代表、行业领域专家和学科专家等召集在一起,定期或不定期研讨、协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问题,形成明确的改革方案。在院系层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征求各方意见,协调各方利益,指导和督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五)动力支持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是积聚动力、突破阻力的过程。只有改革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动力的强度持续地大于阻力,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在教育改革方面,内外力量的相互作用为我们面向未来采取大胆的步骤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291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后,如果缺乏有效而持续的支持机制,改革的阻力会不断潜滋暗长,改革的动力受到影响和抑制,改革进度就会迟缓下来。随着改革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当改革的阻力增长到大于动力的时候,改革就会出现停止甚至倒退。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支持机制必不可少。“变革的支持作用是为学校变革有效运行搭建现实的平台,促进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支持的内容包括资金、技术、人员、咨询等方面,也包括宣传改革思想、帮助制订改革目标和战略步骤、提供良好的改革环境等。”[7]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支持机制而言,可分为校内的动力支持机制和校外的动力支持机制,无论哪种类型的支持机制都不外乎以下几种支持方式:一是决策层的权力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应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决策层的认可,取得合法性地位,赢得行政权力的保障,这种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二是相关资源的提供。改革是一种复杂、动态且消耗资源的行为,需要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资源投入的要求也会发生改变。三是改革氛围的营造。需要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使改革的思想深入人心,获得上上下下的一体认同,持续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四是群策群力、及时化解改革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改革是一次前途未卜的未知旅程,在改革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将相关动力主体集中起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协商、解决这些问题。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动力机制运行过程中,既需要保持改革的强劲动力,也需要借助愿景构建、权力(利)赋予、制度规约、利益驱动等调控手段,有效调节、引导和控制动力,避免改革陷入激进的狂热之中,使改革始终保持在理性、有序、稳步推进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迟福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政协报,2015-06-15.
[2]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0-161.
[4]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10.
[5]韩晓霞,代建军.谈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28-29.
[6]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 (8):59.
[7]范敏.学校变革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18.
(责任编辑刘俊起)
作者简介:刘亚敏,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武汉430072;胡甲刚,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武汉430072。
DOI:10.16750/j.adge.2016.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