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艺术追问,让数学课堂锦上添花

2016-03-04 14:28江苏邗江实验学校225009何成瑶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周长直线三角形

江苏邗江实验学校(225009)何成瑶



巧用艺术追问,让数学课堂锦上添花

江苏邗江实验学校(225009)何成瑶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提问并不能马上收到预期效果,因而需要进行二次提问,也就是追问。追问是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艺术追问小学数学课堂策略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本质,提升课堂效率。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提问并不能马上收到预期的效果,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追问,就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追问的有效策略。

一、追在矛盾处,问出数学本质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往往过分注重表象,从而出现认知矛盾,造成思维堵塞,为下一步探究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追问,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拼摆,看是否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并讨论后,认为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需符合一个重要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显然,学生对这里的“两边之和”存在着认知矛盾。由此,教师围绕这一矛盾点设置问题:“如果三边分别为2cm、1cm、4cm,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猜一猜再试着摆出来。”学生根据之前的推理,认为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但学生动手拼摆后发现根本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追问:“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深入探究,发现除了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之外,还有另外两边之和(1+2)cm是小于第三边4cm的。所以,“两边之和”这个条件并非其中的一个两边之和,而是任意两边之和。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判断最短的两条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以上教学,教师紧扣学生的认知矛盾点进行追问,带领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两边之和”有了全面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认知误区,凸显了数学本质。

二、追在疑难处,问出灵活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最容易陷入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学习误区,导致“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的怪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实施有效的课堂追问,追在知识的疑难处,帮助学生化解难点,突破固定思维的制约,实现灵活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完全能够从表象上理解平行和相交的关系,但对“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一空间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困难。教师围绕这一难点设置追问:“我在大黑板前的小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又在大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请问,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学生观察后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直线无限延长后有可能相交,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可能相交。到底是否相交呢?此时教师追问:“试想一下,两只蚂蚁分别沿着小黑板上的一条直线和大黑板上的一条直线爬行,它们会相撞吗?”学生从这一生活现实得到启发,认为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教师再次追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从是否相交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将问题的焦点放在“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由此,学生认识到,要判断两个物体的位置是平行还是相交,先要确定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三次追问,教师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困惑和疑问,从难点入手突破学生的思维瓶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追在错误处,问出正向迁移

在提问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应答是正常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围绕错误设置追问,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引导,通过追问进行有效点拨,纠正出现的认知偏差,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为了检验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定义是否完全掌握,教师可以用一道判断题进行测验:判断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否相等。学生根据正方形周长的公式(边长× 4)和面积的公式(边长×边长),计算出相等的两个数,即认为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针对这一错误,教师并没有直接评价,而是提问:“你真的确定这两个答案是相等的吗?”一部分学生很快醒悟过来,指出错误所在:因为单位不相同,两者根本不相等。此时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认为,虽然两个计算结果都是16,但周长的单位是分米,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分米,两者意义不同,不能比较大小。经过追问,学生理清了周长和面积之间的本质区别,牢牢把握了两者的根本差异,从而有效规避了错误认知。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固不可少,但如果缺乏有效的追问,将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追问,帮助学生突破思维误区,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责编李琪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1-067

猜你喜欢
周长直线三角形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画直线
三角形,不扭腰
巧算周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