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德育课程化,创新育人新天地

2016-03-04 04:36王晓琴梁春熙
新课程(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班主任

王晓琴 梁春熙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推进德育课程化,创新育人新天地

王晓琴梁春熙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多年来,学校德育从目标、内容、方法到途径进行过反复研究,但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一直存在随意性、零散性、灌输性且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借鉴学科教育的某些优势(任务明确、组织有序、实施适切、师生互动、认知反馈等),将原来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缺乏实效性的、难以评估的班级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也许能解决德育所存在的问题。于是,我校于2013年提出了德育的课程化建设。笔者作为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的具体推行者、实践者和管理者,在班级德育课程化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现将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做法陈述如下,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德育课程化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德育课程化?我认为,德育课程化是指学校德育在生活化、活动化、序列化、体验性、参与性的基础上,借鉴学科教育之长,按照课程对德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以期改善和提升德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也就是说,将德育工作纳入一种课程,更加注重规划、过程,更加注重实效。德育课程化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在这儿所指的德育课程化是狭义的,仅指学校或班级进行的每一项德育活动的开展都要进行目标性、有效性思考,都要按照课程的要求、体系、流程来组织实施,即科学设计、缜密安排、悉心评估、生动活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详细记录、活动效果及时反馈等,并最终将一个学段开展的所有班级教育活动资源按照一定的体例整合成显性班级德育成果集。它和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活动化”的课程,课程内容的形成不仅仅是德育课前教育活动的设计,还特别强调活动开展过程中文字、图片资料的积累和活动结束后资源的整合,所以每一个班级最终形成的德育课程集子,不仅仅具有课程的意义,它更多地彰显了班级活动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做得比较好的班级形成的课程集子还具有班史的价值,它承载了一个班级一年的教育史。

二、我校德育课程开设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纵观德育“课程化”实施以来近三年的时间,我校德育课程内容涉及的点比较多,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生处在不同的学段开设不同的内容,如班级文化建设、安全法制教育、养成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激励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生规划教育、向节日献礼、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课程内容。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安排和班级实际,坚持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按照德育课程化的要求在德育课时间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或由班主任组织,或由学生主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学生全员参与,充分体验。每一个课例隶属某一模块,所有模块构成系列德育课程。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新的课例不断出现,系列德育课程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学校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回望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积淀的德育资源,按照课程要求合理配置,使之产生新的德育效应。我校德育课程化建设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深入学习—初步提出我校班级德育课程化建设的设想和思路—班主任培训—指定试点班级—跟踪督导—成果展评及交流—总结经验—全面扎实推进—跟踪督导—成果验收和评估。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加重了许多,班主任不仅要设计好、落实好德育课的内容,而且要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图文资料积累下来并最终整合编辑形成显性成果集。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许多班级的周会课发生了悄然转变,班主任曾经习惯于用一张嘴、满堂灌的说理方式被富有思辨性和趣味性的一些教育活动所代替;机械的条条框框的命令和要求被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主动体验和感悟取代;临时的、应景的、随意的、边想边说没有规划的周会被有计划、有准备、有目标、有落实、有反馈的德育课取代。目前一半以上的班主任基本采取的是小组负责制,即一个互助小组承担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任务,一个小组内部的同学分别承担活动的设计、主持、通讯员、照相等任务和角色,班主任是活动开展前的指导者、活动中秩序的维持者、活动后档案资料的编辑者。这种方式应该是目前我们所提倡和推广的,它与我们所倡导的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的精神理念相一致,即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发展“五个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种岗位、扮演一种角色、锻炼一种能力、体验一种感受、学会一种品质。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让学生体验到做主人的欢乐、自主成长的欢乐。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班主任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智慧、两年多的时间共有78本德育课程诞生。如,2013年度我们建设了19本德育课程暨成果集,如《感恩励志教育》《魅力3班》《寸草心》《小习惯成就大人生》《青春梦想》《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细节决定成败》《学会感恩励志成长》等;2014年度有29个班级建设了自己的德育课程,如《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内涵》《好学有勤立志有恒》《倾听花开的声音》《沃土》《爱在心头情满教室》《爱在其中乐在其中》《扬帆起航》;2015年度有30个班级开设了《成长路上》《匆匆那年》《一路走一起飞》《在实践中收获》《始于高一志在大学》《青春成长》《好学乐学立志成才》《驻足三年停留缘分》《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激发花开的力量》等30本德育课程等。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班主任认识到德育课程化是解决德育低效、针对性不强和体系不完善的有效途径,它促使德育有计划、有目标、有办法、有评价、系列化地开展,提升了班级管理及教育的水平,进而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当然在德育课程化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突出地表现在:

1.一些班主任对班级德育工作缺乏整体规划,缺少自觉的价值追求,其后果是付出的大量劳动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按部就班的常规管理上,缺乏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和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德育课程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学生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致使一些教育活动落实不力,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更谈不上开拓性地开展班级工作,致使最终形成的德育课程是一些课件或活动设计的简单组合,内容比较空洞。

2.班级部分教育活动是由学生设计和主持的,一旦缺乏班主任科学有力的指导,就会导致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活动的实效性不强。

3.一些班主任的资料积累意识较弱或是怕麻烦的心理,工作做了不少,但积淀的过程性资源太少或不能及时归档,导致最终形成德育成果集时,东拼西凑,资料缺乏真实性。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系列化活动,推进和完善课程化建设,注重生活化教育,将是我校现在乃至将来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我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即成!

[1]李玉梅.中学德育课程评价是重知识还是重人格[J].知识文库,2015(17).

[2]戴俊峰.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管理,2015(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中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62)。

·编辑谢尾合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