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3-04 02:30贵州赤水市教研室564700黎兴贵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9期
关键词:平均分分母算式

贵州赤水市教研室(564700) 黎兴贵

例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贵州赤水市教研室(564700)黎兴贵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从变外在式兴趣为内在式兴趣、接受式兴趣为创造式兴趣、生活式兴趣为数学式兴趣、局部式兴趣为整体式兴趣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一种潜在能力,它能引发学生对学习产生爱好和追求,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具体做法。

一、将“外在式兴趣”变为“内在式兴趣”

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限于满足学生眼前的喜好,采用创设数学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多种物质奖励等外在的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事实上,只有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外在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来,这样的学习兴趣才是持久的。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通过抓数游戏活动“共25张数字卡片,每次可以抓1~3张卡片,抓到最后1张卡片为输者”引发学生的好奇:为什么都是老师赢我们输?其中有什么秘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欲望。这样的激趣教学远比鲜艳多彩的课件、美妙动听的故事有意思得多,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

二、将“接受式兴趣”变为“创造式兴趣”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兴趣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创造”活动的力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商不变规律的运用”时,先让学生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360÷70,2200÷500,4800÷900,结果很多学生都简算成了360÷70=5……1,2200÷500=4……2,4800÷ 900=5……3。教师此时不动声色,要求学生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进行验算,学生立即发现计算错了,于是陷入了沉思。此时,教师因势利导,揭示新知,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极为浓厚。

三、将“生活式兴趣”变为“数学式兴趣”

教师要跳出“生活”教数学,将“生活式兴趣”变为“数学式兴趣”,遵循“适合学生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的原则,努力创设数学教学情境,重视素材新颖、趣味性强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多样化,使数学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教师以生活式兴趣情境为载体,出示“一个西瓜,小华吃了聪聪吃了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相加的算式相减的算式有的教师通过数学式兴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先口算回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再把上面算式中的分数约分化简成最简分数,化成的异分母分数相加或相减的新算式,最后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显然,第二位教师让学生生成的“数学式兴趣”明显高于前面那位教师,因为后者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经历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形成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将“局部式兴趣”变为“整体式兴趣”

数学学习始终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伴随的过程。任何数学知识技能的习得,都离不开数学学习兴趣的支撑。因此,教师要把握认知与兴趣时刻相伴的特点,灵活根据学情表现,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程式“保鲜”。

如教学“平均分”时,以5人过节为切入点,通过分橘子、分汤圆、做游戏等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开始,通过“把10个桔子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的情境,让学生探究“平均分”的概念,实现“课伊始,趣已生”;通过“一盒汤圆分成5碗,可以怎样平均分?”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和再创造过程,达到“课正行,趣正浓”;通过做游戏“12个小朋友分组做游戏,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多少人?”“一盒月饼恰好可以分给5人,这盒月饼一共有多少个?”这些富有兴趣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促成“课在续,趣亦升”;在结课时,通过“一个月饼可以平均分给2人吗?每人能分得多少?”的延伸性问题,实现“课虽毕,趣犹存”。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数学课堂因兴趣而富有激情,充满生机与活力。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师孜孜以求的,事实证明,只有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激趣教学,实现数学的教学内涵,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9-084

猜你喜欢
平均分分母算式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怎么写算式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平均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