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曾团平张科
(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40980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为食物从口腔经咽喉、食管运送到胃的过程出现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亦会发生误吸引起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发音[1]。笔者采用针刺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68.7±1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年龄≤80周岁,病程≤3月,病情平稳且无意识障碍,同时排除真性延髓性麻痹者、完全性失语者,既往有口腔、咽喉或食管部位疾病影响吞咽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严重病变或精神病患者。
将76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69.1±11.8)岁,病程7~87 d,平均(37.9±14.7)d;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4~80岁,平均(68.5±11.3)岁,病程8~89 d,平均(38.2±15.3)d。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以及支持治疗等,同时由护士指导开展吞咽功能训练,包括舌肌功能训练、吮吸训练、呼吸训练、颈活动度训练等,同时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按说明书将两个电极放置于环状软骨两侧,然后调整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并能出现吞咽动作为最佳,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双侧)、廉泉、天突、丰隆(双侧)、金津、玉液,以上穴位均按照《针灸学》中相关要求进行定位和针刺。两组患者均以6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 d,4个疗程后对比观察疗效。
观察指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3],并进行对比观察。
治疗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比较,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例)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依据其病变部位可分为假性延髓性麻痹和真性延髓性麻痹,前者是双侧皮层及皮质脑干束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患者的咽部感觉及咽反射存在,通过积极治疗多半能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后者是由支配延髓运动神经的核团或脊髓神经病变引起,为舌咽神经的完全麻痹,难以恢复吞咽功能[4]。吞咽功能障碍的存在轻则影响营养摄入及发音,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重则诱发吸入性气管炎或肺炎,甚至因窒息危及生命。
以往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均采用鼻饲方法,然而缺乏积极吞咽训练的患者在后期的康复中亦得不到有效的恢复,尽早进行吞咽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对该类患者尽早开始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率。另外近年来吞咽障碍治疗仪亦大大提高了本病的临床疗效,该仪器可通过电刺激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刺激咽部可使大脑皮质血流量显著增加,同时直接作用于舌骨上及舌骨下肌肉,改善吞咽肌群的灵活协调性,在临床中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明显比单纯吞咽训练好。笔者研究亦显示,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和功能性电刺激的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了较好恢复[5]。
针刺治疗本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痰瘀阻络、舌咽气机受阻从而出现吞咽不能。笔者取双侧风池以调肝熄风、豁痰利咽。《针灸大成》曰:“风池主中风,舌缓小语……咽喉肿痛。”同时针刺风池亦能调节大脑血液循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廉泉乃任脉、阴维脉交会穴,主治舌强不语、舌缓流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天突主治咽喉疾病,针此穴能通利肺气,使之爽利通畅,再刺丰隆以祛痰,金津、玉液以祛瘀通络,共奏祛瘀通络、化痰利咽之效。现代研究亦表明针刺治疗能兴奋及调节咽部神经功能,加速吞咽反射弧的修复及重建,增强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6]。笔者研究显示,针刺治疗进一步提高了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这可能与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方法起到了协同作用,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且也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有利于脑卒中的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飞,谢昕,汪敏娜,等.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278-279.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42.
[3]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18.
[4]马飞翔,曹桂萍,李万浪.穴位注射结合神经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12):1169-1173.
[5]张开容,谭贵基,区健刚,等.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13-15.
[6]王锋.最近10年概况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151-153.
第29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暨养生保健论坛的通知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与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等联合主办,将于2016年4月18日~22日(18日为会议报到)在广西桂林市召开。
一、会议内容:1.邀请有关专家作特色医疗、养生保健方面的培训及学术讲座;2.会议代表交流特色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的经验;3.补充养生保健研究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聘任新成员;4.表彰特色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的优秀人才。
二、征文要求:运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特色医疗技术或经验;运用中医艾灸、推拿按摩、刮痧、食疗足疗等养生保健方面的经验及养生保健机构的经营经验等方面的介绍均可投稿,每文3000字左右,需打印,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邮寄或发电子信箱E-mail:13366005273@163.com
三、有关说明:1.本次会议将表彰特色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的优秀人才和优秀论文;2.评审认定特色医疗技术和优良的养生保健方法等;3.会后组织代表参加第六届传统医药国际交流赴越南考察(往返6天),限30人参加。
四、会议费用:参会报名费300元、会务费1200元(含培训及资料费在内),会期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去越南费用为5500元。
五、报名方法:将交流论文(无论文也可报名)、报名费300元、2寸蓝底相片4张、各种申报表彰或评审的材料(去越南的提供身份证、护照复印件)在2016年3月30日前寄北京市100036-98信箱 叶续宗副秘书长收 ,邮编:100036,电话:010-63772051、18600893817、18612852112,欢迎登录 www.zgtsyl.comwww.ylwsxx.com
第六届国际传统医学赴越南交流考察的通知
为了加强国际传统医学的学术交流,中华国际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定于2016年4月下旬联合组织赴越南交流考察活动,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各级各类中医药人员、乡村中医、民间中医、中医药健康服务者等均可报名参加(可带家属)。
二、交流考察内容:参观越南河内医院,举行学术交流会;参观越南名胜古迹等越南的传统文化。
三、行程安排:2016年4月22日下午在广西桂林市集中;23日上午乘火车至南宁;24日早上由南宁出发赴越南;在越南住4晚5天;28日下午回南宁,住南宁;29日早餐后返程。全部行程6晚7天。
四、费用:报名及会务费(含导游费、服务费)每人1000元,团费4500元(含22日晚在桂林住宿起至28日下午回南宁全程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门票费、保险费等)、家属费用标准相同。
五、报名方法:请在2016年4月1日前将护照首页复印件、2寸白底相片2张、报名及会务费1000元一起邮寄邮汇北京100036-98信箱 叶续宗副秘书长收,邮编:100036,收到后即寄正式通知。
六、有关说明:1.本次组团限30人参加,以报名先后为序,额满为止;参加第29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会的代表可优先报名;2.没有护照者请速办理,在4月15日前拿到护照即可;3.所有参加者均发纪念品;4.联系电话:010-63772051、18600893817、18612852112。
(收稿日期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