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琳玲
为了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后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事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事后备课,即进行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和深化,只有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才能落到实处。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反思下,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一、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什么?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达成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教学反思意识,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1.反思教学内容
在教学前,教师必须认真研读与思考,对其编写质量要具有清醒的认识能力,对教材的处理意见要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加工、补充、删减。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一内容时,
老师打破常规,用“画一画”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欲望,在操作活动中,初步体会了立体和平面的转换。这样精心安排的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能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
2.反思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的实施及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态度需要时常反思。
(1)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严谨、认真,这种态度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无感染;
(2)反思自己对教学资源的搜集与设计是否用心,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体性;
(3)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是否发挥了教学民主;
(4)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是否关注。
3.反思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哪些问题。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应该是从关注学生开始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观念已经提了很久。要想关注学生,就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调整;关注学生,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就要在课堂中及时评价,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的快乐。
4.反思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而创设的特定教学氛围,这种氛围极为重要,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合理、适用;反思自己营造的学习氛围是否能帮助学生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以美激趣的教学情境,使孩子们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孩子潜能的开发与良好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经常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通过各种策略,促使学生想说话,会说话。
5.反思得失之处
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当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更上一层楼。
6.反思学生问题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学生学习的自我反思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自己反思,还要经常问你的学生会反思吗。在我们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反思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再学习,一定会获得一次次的新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受。那怎样教会学生反思,学生应该反思什么呢?
1.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
同自我目标相比,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无伤害性评价和反思,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不但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进步,自我促进,纠正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对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课堂上,我一旦发现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就采用多种方法去暗示他们,不当全班的面去训斥,保护其自尊心。因为他们显然不缺少批评、指责,他们更多的是缺少关心。吕自豪同学原本在我班的成绩属于中下,而且缺乏自信,从而导致对待学习很冷漠,没有积极性,后来当他明白老师和家长对他的关心,以及取得成功后老师和家长对他给予的肯定,进一步增强了他学习的信心。他不但能积极做好值日工作,上课还主动发言,慢慢开始关心班集体,在几次期中、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都突破了九十分。
2.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
使学生从知识、技能、课堂纪律、相互合作、表达交流等方面同自我目标进行总体评价和反思,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的行为品质,对学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可避免教师同少数学生的直接对抗,事半功倍。
3.反思自己学习的知识
能使学生及时梳理课堂知识,发现自己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已经明白的知识和还不清楚的地方,并学会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及时复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4.反思自己的新发现
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时捕捉自己的“灵光”,逐步培养学生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总结,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社会生活有积极影响。
三、结语
反思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措施,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推进剂。在师生共同的反思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有效教学更好地带到我们的课堂。
作者单位: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