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3-03 10:50黄家森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

黄家森

摘 要: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时代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和突破,是我们加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本文将从国际视角出发来集中论述邓小平科技思想对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特别是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邓小平正是抓住了现代化建设的环节中的这个“关键少数”,从关键环节着手,抓住科学技术这个关键点,在分析国内外基本局势,把握科学技术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判断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现代科技的变化

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高精尖技术被广泛应用,最新科学成果被有力推广,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带动着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长。科技革命带来的是人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进行了一次“秋风扫落叶式”的改变。在科技的新变化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科技的变化,更多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彻底变革。世界科技的变革影响深远,国外发达国家因此受益,而我国已经错过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最佳时期,对于刚从苦难中挣脱出来的中华民族而言,迫切需要搭上现代科技这条“快速通道”,加快经济发展以彻底摆脱贫苦的帽子。邓小平正是因为看到了现代科技的这种像“魔术师”一样的魔力力量才对现代科技的地位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他十分关注国际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迫切的期待中国的科学技术能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代同步。

(二)现代科技的特征

邓小平对现代科技的特征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发展快速、综合应用、全面渗透、影响深远等新特征。某一科学技术难题一旦被攻克,就能带动解决很多其他的科学难题,而这些已经攻克的技术难题又会成为攻克新技术的基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科技极速发展。科学技术被发明后,能够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具有综合应用的特点。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才有了全面渗透这一特征。科技技术一旦被采用,将极大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自从科技诞生以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技术的发明已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三)现代科技的作用

对比科技革命前后的社会历史就能发现,自从科技被广泛运用以来,生产方式得到极大改善,人们从单一的简单劳动中挣脱出来,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从人们开始采用蒸汽机进入机器化大生产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1.0时代,电气化和自动化的产生并广泛运用将人类社会带入工业2.0时代,现如今当今世界已进入工业3.0时代,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将进入工业4.0时代,而科技是其中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邓小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人,而这一思想是他一系列思想观点中最体现时代特点,最富有创新精神和世界眼光的思想观点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的突破性发展。

邓小平站在世界的高度,从中国的实际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谋出路,改革开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孕育而生,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推进中国各项事业前进。

(一)中国要发展,必须融入世界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开放程度也更加扩大。邓小平敏锐地把握这一规律,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封闭只能更加落后,只有打开国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向外国学习取经,才能解决中国长期落后的现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沉痛的历史教训,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的结果。封闭僵化从来不能取得成功,不坚持改革,不坚持对外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二)科技要进步,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

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科学技术本应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左”的错误的影响,整个社会被搞得混乱不堪,科学技术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几乎停滞不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十分落后,与世界科学技术差距甚大,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减少中国与世界科技差距的措施,邓小平认为指出我国的科技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由此,他提出,科学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他率先垂范,亲自抓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工作。邓小平认为不抓科学和教育,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

(三)国家要前进,必须借鉴世界先进成果

要想改变我国落后的事实,就必须先承认落后的现状,只有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当然,要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解决了我们学习引进技术方面的制度问题,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不存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关键是为谁所用,被社会主义国家所用,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有利于改变落后的状况。第二,科学技术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但科学技术没有国界,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第三,必须充分利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要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就必须大胆利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营管理方法,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道路,恰恰相反,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21世纪是科技时代,中国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邓小平的这个论断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第一次如此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的作用,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要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以求得发展的话语权,这主要是基于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科技计划,若中国还不加紧追赶,则会更加落后。谁掌握了高科技,谁掌握的高科技多,谁就越能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邓小平主持制定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这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为21世纪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知识和人才。

(二)必须发展自主科技品牌,才能立足世界

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形势,不能不使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家们认真考虑和对待。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信息时代,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借鉴国外先进科技的基础上注重自主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掌握核心科技,在激烈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4]因此,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高科技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制定高科技战略部署,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2]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279,279.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