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民
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是教师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
吴颖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兼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原附属中学校长,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在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高等院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我想就如何促进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健康地发展,谈一点我的看法。主要讲三个问题: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新挑战;充分认识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充分认识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师发展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在变、我们的国家在变、学生在变、学校在变、教师在变、家长也在变。确实,我们的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学校教师资源比过去更加充足了。过去,很多的学校要补充一个大学毕业的老师非常困难,而现在,应聘的大学生不可能全部得到聘用,而且在城市里面,不少学校还要挑名牌学校毕业生,挑更高的学历。现在学校对于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依赖型向质量的依赖型转变,由“有教师”转向“要有好教师”,这是我们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
在教育变革方面,大家都看到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在学校教育的许多新的课程、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经验层出不穷。这种变化的速度使得师范院校对于新教师的培养,显得跟学校实际需求很不适应。很可能一个刚毕业的师范大学生,储备的某些知识和技能就已经过时了。所以,今天的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不仅要看重职前的养成,更要重视职后的持续更新。也就是说,不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技能、基本的专业理念、修养,而且要有持续学习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育的目标方面,也发生了一种价值的转变。基础教育,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正在由过去更多的“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思维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预设性期望”正在向“生成性期望”转变。要非常重视课堂这种生成性的知识和体验,而教师必须伴随学生的生长性的成长而持续成长。因此,教师教育也就要由之前的“师范主导型”向“职前和职后并重型”转变。
由于教育对教师培养的这样一个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使得职后的教师专业成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些年,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整个国家对教师队伍的成长有着巨大关注,标志性的文件就是《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实施。2002年,国家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2010年,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做示范性的教师培训项目。后来,国家又颁布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让教师培训有了更多的标准依据。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推动教师职业成长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比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校长的专业标准、中小学和高等院校教师师德建设文件,等等。这些文件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教师(包括校长)职后成长的高度重视,对于教师队伍的高度关注。
教师职业成长受到极大的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也呈现许多新的特点,我认为可以用七个“化”来表达。
1.重心后移化。三四年前,在广州召开了一个和今天类似的教师培训者研讨会,那时候更多是高等院校和县级培训机构负责人参加。我在这个会上提出了“四年”和“四十年”的关系。“4年”指的是四年的本科师范教育,“40年”指的是近四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涯。如果一个师范毕业生入职标准年龄在22岁的话,到60岁退休,职业生涯将近40年。如果我国的延迟退休计划实施,恐怕教师的职业生涯超过40年。显然,解决好4年的教师资格培养与促进在职教师近40年的职业成长,复杂性和艰巨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40年的职业成长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更多地关注职后这一方面。所以,教师教育的重心,一定是要后移的。当然,教师要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他的起步、他的资格培养同样非常重要。但是教师职后的成长规律,我们的认识还是相当粗浅的,因此,深刻把握教师职业成长规律,对于改革和改进本科师范教育,具有更大的学术价值。
2.参与全员化。今天对于教师成长的关注,不仅仅是校长和教师本人,全社会都在关注,从政府、高等院校、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广大中小学,甚至企业、各种团体,包括媒体、网站都加入了关注教师在职专业成长的队伍当中。
3.投入常态化。我做了几十年的校长,从1983年开始做中学校长,2000年之后又参与了大学的领导工作。以前中学的财务预算和会计制度里根本没有教师培训的科目,所以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学术活动没有专项经费,要在学校预算里的其他经费里开支。现在国家级的培训每年有20个亿左右的经费,省级的培训经费大都有“亿”以上的预算。像广东现在每年有5个亿的省级财政用于教师培训。
4.需求刚性化。过去,教师培训往往作为锦上添花的软性需要,今天教师培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教育部已经出台了教师资格的注册制度,五年一注册、五年360学时的继续教育仼务,师德建设有了具体的要求,校长、老师有了专业标准;职称改革,中小学设立了正高级的教师职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正在完善,这个是应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的。所以,今天教师培训已经不是个体的、可有可无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刚性需求。
5.队伍学术化。过去,从事教师培训的队伍基本上是进修学校、高等院校的相关机构和教师,而且这些人员基本上是做职前培养的。现在,这些学校更多地参与到教师职后专业成长中,这个队伍正在不断地成长。队伍越来越壮大,学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专业、是一个学科、是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研究领域。没有一个高素质的队伍的参与,这样一项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重大工程,是不可能做好的。
6.影响扩大化。目前,全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关注。教育的话题,特别是学生群体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往往会追问学校出了什么问题?教师是怎么回事?现在社会上发生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会跟教师的素质、学校的教育联系起来。
7.功能常态化。过去教师教育更多的是做一些补偿性的工作,而现在已逐步转变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持续的充电提升。当然,在职教师的成长规律,在职教师培训完全可以反哺到师范教育来推动师范教育的改革创新。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的中小学中,基本上没有专业人士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但是现在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真正熟悉教师专业发展、真正能够掌握规律、能够科学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人士是极为缺乏的,高等院校也没有培养这样的专业人员来供我们选择。这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迫切需求。
其次,在高等院校中,以在职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队伍也没有很好地形成。有一些专家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成果,我也看到了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已经正式出版。但是总体而言,这样的力量还远远不多,还不强。在高等院校也好,在科研机构也好,从事教师培训的教师学术地位还不高,在一些地方还被列入学校创收的“菜篮子”工程,这种现象严重妨碍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部“国培计划”的文件正式提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教育部已经看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已经开始推动、倡导这样的进程,高等院校也意识到加快教师职业发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科建设的路径,才可能让我们呼吁多年的“教师培训专业化”落到实处,能够让从事教师培训的教师、专家的学术地位得到承认。一个工作领域在高等院校里面有没有学术地位,有三个很重要的标志性条件:(1)有没有重大的科研课题;(2)有没有影响力广泛的重大学术成果;(3)有没有学科和学位点。在高等院校里,学科和学位点是刚性的,是决定性的。所以,要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很好的推动,相关研究得到很好的深入,一定要加强学科建设。不仅要有重大课题,要有学术著作和成果,而且要把它落实到学科、学位建设上,这样才能真正巩固在高等院校里从事教师专业发展事业相关教师的专业地位和学术地位。
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在管理学一级学科下正式设立了教师发展与管理的二级学科,为推动教师培训的科学发展争取了一定的学术空间和支持。同时创办了内部刊物——《教师发展研究》,作为从事这个领域专业人士的交流平台。目前,已经招收两届教师发展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为什么要强调学科和学位点?关于学科建设,我要特别强调,职前和职后有巨大的不同。在现在教师教育的概念里,既有职前的师范教育,又有职后的培训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职前的学科和学位点是比较完整的,教育学领域的很多学科和专业承担着培养师范生的任务。但是,师范教育对于职前的教师资格培养来说还是有局限性的,刚毕业的师范生是一个准教师,也是一张白纸,是对教师行业还没有亲身体验的一群人。而在岗的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有职业的体验,有职业发展的需求。不难理解,对于在岗教师的培养就比“一张白纸”的师范生要显得更为复杂,尤其是职业生涯那么长、个体差异那么大,而且随着国家的进步,对于教师的要求又不断地更新变化。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我们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教师职业成长这个领域的学术性,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去推动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必须承认职后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差异性,推动教师职业发展这门学科的建设,保证教师的在职培训、在职成长得到更好的指导,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能力标准这些内容在学科建设中是基础性的。没有这样的标准,没有这样的体系,学科建设就不可能落到实处。非常可喜的是,国家正在推动培训课程的标准化,推动培训课程的标准制定。一个专业要有自己的基础学科体系,要有相应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所以,加强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学科建设,对于专业的建设是最基础的,加快这样的建设非常重要。其次,要强调PCK(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就是常说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师范教育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体系一样,教师培训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师能力标准体系同样在教师发展学科里面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应该首要关注的内容。
所以我们呼吁,众多高等教育的院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机构一起努力,大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俗话说:“独行速,共行远。”我们要携起手来,特别是要利用好“教师培训者联盟”这个平台,共同推进教师培训学科建设的进程,希望联盟的成立,成为我们推进教师培训学科建设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