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平
(南昌县莲塘第六中学 江西南昌 330200)
分组讨论,巧设专题
——初中数学分组专题教学策略探讨
熊 平
(南昌县莲塘第六中学 江西南昌 330200)
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下,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教学模式。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为了有效率的学习数学,教师就要保证初中学生进行团队的合作与学习,从而培养初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初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初中数学 分组 讨论 教学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学习模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激发起初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就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注重初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合作探究,培养初中学生积极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初中数学学习的效率有非常大的作用。[1]
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来说,建立一个团队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建立相对公平合理的小组团队,才能保证发挥出团队的力量,让初中学生迸发出他们智慧的火花。初中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贴近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基本的课前预习就能学会大部分的知识点,剩下的一部分问题对于每个小组来说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教师一个个去讲解和回答学生的问题,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一些不是学生共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如果在遇到预习中的数学难题时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就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最后剩下来的问题就是大家普遍比较难理解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集中课堂宝贵的时间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讲解,从而有效率的解决初中学生在数学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每个团队里面的小组人员要相对来说水平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清每个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数学方面的差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相对公平,使每个小组的人员都能愉快、和谐的进行讨论和交流。例如,在遇到初中数学中学习相似图形的时候,每个团队中有在这个模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能够保证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之后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在这一方面较强能力的学生就能指导能力较弱的学生,最终在和谐的小团体氛围内有效解决数学中的许多图形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均衡有效,合理公平。[2]
合作与竞争是两种最主要的学习模式,在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安排一定的小组成员,然后重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小组成员在自己的团队中感受到自己的作用,从而激发小组成员学习的热情。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励初中学生,给每个小组制定同样的任务让小组之间进行数学知识的竞赛,激发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例如,教师在开学之初就要给初中学生布置一个小组数学竞赛任务,让学生认真学习每一次的课程内容,先给学生留下悬念,等到学生基本快要学习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竞赛的内容。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初中学生的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求解,最后每个小组成员做对题目数量相加的总和就是自己小组的成绩,对于比赛优异的小组团队,教师要给予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从而进一步让初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方程求解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优点,对于一些较差的小组团队,教师要鼓励他们对自己作出反思,从而认真总结自己小组的问题,进一步做出未来学习的规划,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初中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励初中学生不断进步。除此之外,小组之间除了以竞争的方式凝聚小组之间的团结与进步之外,教师也要注重整个班级团队之间以合作的方式激励团队之间互相帮助,不能因为小组之间有竞争就存在偏见。只有在团队与团队之间进行合作以及竞争,充分利用团队模式的优势来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热情与学习数学的动力,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3]
在团队的合作与学习中,除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之外,还有小组之内的团结合作学习,初中数学的学习涉及很多的图形,包括三件形、菱形、圆形、梯形等,图形中涉及相似、切割、全等、平分、线段的平行、角的相等等内容,有些时候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这就需要发挥团队小组之间的力量。例如,在数学中学习三角形之间全等的判定时,如果教师只是将结论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什么情况下不是全等的,就不能让初中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这个答案信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上与课下进行实践的体验,弄清楚三角形之间角与边的关系,而两个三角形全等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实践与动手中真正明白三角形全等的含义。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率的去动手实验,除了课下学生进行预习与研究之外,就是课上在小组内部之间进行合作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SSS、SAS、ASA、AAS以及HL”,单靠学生的一己之力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验证,但是如果在小组内每个人研究一种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就会大大节约时间,同时也能得到学生信服的结果。因此,每个小组内在合作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合理安排每位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和整个小组一起参与到全班数学的学习中来,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也才能在数学专题的学习中不断进步。[4]
分组学习是一种相对来说优势较明显的团体合作模式,初中数学知识点既贴近生活又琐碎繁多,如果教师能够充分采取分组讨论学习模式,就能大大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从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初中学生在个性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有效提升了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
[1]牛金凤. 论“分组合作”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6,01:1-2.
[2]谭秀玲. 初中数学分组合作学习实践与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9:175-176.
[3]魏琳琳. 论分组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J]. 学周刊,2013,35:99.
[4]牛金凤. 论“分组合作”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6,0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