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轩
( 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罗宇轩
( 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高要求高标注之下,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脱颖而出,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学子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就物理学科而言,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综合学科类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化学,这是学科综合化的结果,在学习时,我们需要发挥探索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物理学习习惯,形成完善的物理学习思维。
物理学习 培养 探究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具象的学习方式,它旨在构筑有效学习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思维对知识进行探究。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学生有着广泛的爱好,对于新鲜的事物也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希望了解其本质与原理。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探究过程往往充满波折,遭遇挫折。另一方面,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往往能够收获大量的知识。通过与同伴间的交流与分析,思想得到碰撞,知识体系也得以完善。[1]
教育是我们走向成长,走向优秀的重要途径,同时,作文文化传承的基础手段,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也在获得不断丰富与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演变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正如一股巨大的浪潮向我们袭来,知识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在这个时候,高中生不应该只是获取知识本身,而应该将目标放长远,学习的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法,为实践终身教育做准备。在此背景之下,探究式学习也应运而生,客观来说,这为大多数高中学子的物理学习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天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中物理学习都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科目,由于涉及的知识广泛,很多知识都较为抽象,在学习时,很多同学都难以找到突破口,学习成绩普遍不如人意。综合来看,这很有可能与很多同学的探究能力欠缺有关,由于缺少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一个高效的整理综合,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同学学习的实效性,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很难培养。[2]
在新阶段的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要克服这一弊病,高中生应该以科学探究理念为指导,开展广泛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物理探究学习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与曲折,甚至有可能走很多弯路,但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来说,这不仅将收获探索的乐趣,更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活跃和丰富自身的思维。[3]
1.对知识进行质疑
高中生是思想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对世界与自身的探究过程中,不能盲从书本,盲从权威,丧失了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我们需要从自身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探究经验出发,用批判性的思维来看待所学,从更加多元化的维度思考问题。这就要求高中生在日常的生活、课堂学习过程中正视自身所面的的问题,用发散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在理清问题的研究价值的同时,能够对问题的本质及内涵进行思考,向着提出更富研究价值问题的更高层次发展。对知识进行质疑是独立的判断能力的养成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培养自身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主见的对问题与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前提基础上展开学习。
2.独立完成探究任务
一般来说,教师或者书本在课后一般会布置一些探究作业,针对这些作业很多人都抱有可做可不做的心态,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害的。探究能力的养成自然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离开了这一前提条件,探究能力培养自然也无从体现。新时期的高中生需要广泛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从探究活动中不断体悟,收获探究的乐趣,了解探究的流程。一些物理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确立一个研究的主题,并据此设计和操作一些可行且相对简单的物理实验,探究一些物理结论。
3.开展交流合作
大量事例表明,交流合作式学习比闭门造车式学习取得的成果与时效性更强,在交流合作过程中,高中生能够迅速提炼出新的观点与看法,并将其有选择性的纳入自身的逻辑思考中,碰撞出新的观点。对于探究能力培养这一问题来说,合作交流将对探究能力的养成产生深刻的意义。一方面,只有广泛参与进探究活动中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意见与观点,这是能力养成的前提。另一方面,从多人的讨论中,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获得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很好的学习到如何多元化思考。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首先自身要对探究能力培养有着清楚的认知,并将其作为必备的技能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广泛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大胆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并从他人的想法中汲取力量,完善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通过广泛实践,不断探索,我们的探索能力就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1]陆良荣. 吴江市重点中学物理学习探究能力培养规律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唐艳艳. 高中物理学习中元认知能力培养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张成宇. 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