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研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学 吉林洮南 13710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修 研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学 吉林洮南 137100)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以此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使我收益匪浅。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反思质量,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呢?
“学贵有疑,小疑则有小进步,大疑则有大进步”。作为老师亦是如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至关重要,注意选择精炼的有价值的,值得探究和思考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当然问题的难易程度的把握也很关键,太容易的问题,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为没有思考的价值和意义,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太难,也是一样,如果提的问题太高深,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则有些缘木求鱼,得不偿失。
以下是两个语文教学案例:一个是语文阅读问题过于浅显,学生学习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和锻炼,一个是问题太难,学生探究起来困难重重,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案例1,教师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时,在教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前的悲惨的处境时问道:“丑小鸭在变成白天鹅之前,它遭受怎样不公平的待遇?”同学们只要认真读书,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到答案。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只将同样的问题稍加改变,便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这位教师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句,“同学们再发挥你的想象,丑小鸭除了受到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它还可能遇到了怎样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样一问,同学们就开动脑筋,经过合理的推理和想象,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和想法,从而加深了丑小鸭在困境当中不放弃自己,勇敢向命运挑战,不向命运低头的形象凸显出来,使学生对丑小鸭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丰满了。
案例2,在教学五年级《风》一课时,在了解了热水壶为父子俩带来温暖抵御严寒时,提问:“热水壶对父子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也只能试着回答,让他们不再寒冷之类的话,个别学生可能会理解,儿子长大了知道孝顺父亲,仅此而已。而更多的学生已不想再去思考,因为他还没弄懂什么叫意义。问题不合时宜的过难,会像树尖上的苹果,跳一跳也够不着,让学生失去兴趣,停止脚步。另一位教师则不然,一步步引领围绕热水壶来了解父子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热水壶对抗的是谁?寒风都能代表什么?那热水壶呢?等,到最后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学生也因而产生浓厚的学习乐趣。
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加强自我提问,从学生,认知角度和问题设计的发散性方面进行深入反思,教学中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会产生不同教学效果。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改进,以求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我在准备校级公开课现代诗《黄河颂》时,因这是一篇颇具历史背景的诗歌,1938年末,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爱国诗人光未然在去往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险峡怒涛,萌生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以达到歌颂我们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和伟大的中华儿女,而创作这首具有史诗性的杰作。怎样让学生从诗中去感受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黄河作为母亲河,她那种海纳百川,气吞山河的磅礴大气,以及几千年来对中华儿女的影响,使他们如黄河一般伟大坚强,是本次阅读的难点也是重点。这对于阅历和经历特别少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极为困难,所以在第一次试课的时候,收到的效果特别不理想,学生理解起来特别费劲。课下反思后,我发现在教学设计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之所以理解黄河精神转化为民族精神有些困难,是因为学生不能感受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无私和博大。于是为了将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我做了这样的调整,把问题改为“几千年来,生活在黄河两岸的华夏儿女,他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黄河,想象一下,黄河都为华夏儿女们做了些什么?”没想到,只是稍稍改变了下思路,学生就感受到了几千年来民族的发展离不开黄河,民族的振兴离不开黄河,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命运离不开黄河,歌颂黄河也就是歌颂中华文化的伟大精神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所以正因为反思中及时调整问题,才使本来了无生气的一节课,变得熠熠生辉。善于总结分析,会使教学中少留遗憾。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和发展他们的求知欲。而更新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如果教师长期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必然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减。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每篇课文的教法经常有变化,经常有新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将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阅读课上的“流行曲”,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让课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是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