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恨 万古流芳
——浅谈白居易《长恨歌》的高超艺术表现形式

2016-03-03 16:37何建俐
关键词:比翼鸟玄宗贵妃

何建俐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0)

一篇长恨 万古流芳
——浅谈白居易《长恨歌》的高超艺术表现形式

何建俐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0)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净化着人们的灵魂,抚慰着人们的精神。《长恨歌》以其特立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读者的赞许,成为古典诗歌当中最有魅力的辉煌篇章之一。诗人杰出的艺术才华令千百年来的千万读者赞叹、敬佩,而其高超艺术表现形式则为本诗增光添彩,使其万古流芳,代代传诵。

白居易 长恨歌 艺术表现形式

千百年来,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民间口口相传,历久不衰。那么,是什么力量召唤着古今的万千读者狂热地迷恋此诗?又是什么原因使这首长诗的生命经久不衰?我认为除了作者巧妙的立意选题为本诗奠定了永恒的基础之外,还在于作者对于渲染、浪漫主义手法等艺术表现形式的自如运用。

全诗共120句,然而就是这短短的120句却依托历史骨架为我们再现了一部鲜活、逼真而动人历史剧。全诗之所以婉转动人以至于被后人奉为古代长篇歌行体的巅峰之作,与白乐天高超的、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是息息相关的。而在众多的艺术表现手法中,我认为烘托渲染手法的运用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是本诗的艺术魅力的中心。

渲染手法的运用

渲染,“原为中国画技法名称,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①文学上借用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对环境、景物和人物的行为与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刻画、烘托,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现效果。《长恨歌》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诗中那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还有它高超、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中渲染手法的大规模运用是奠定全诗凄婉缠绵基调的重要手段。

一、整体渲染

从全诗来看,作者不仅对杨贵妃的美艳和唐玄宗的沉溺情色不能自已进行了极力的渲染,更对玄宗的睹物思人进行了丰富合理的想像。对于贵妃的美艳,作者做了细致地描述: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明眸,又有“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玉肌;有“缓歌慢舞凝丝竹”的撩人心弦,又有“玉楼宴罢醉和春”的凄迷动人;有“云鬓花颜金不摇”的摇曳多姿,又有“云鬓半偏新睡觉”的生活常态;有“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矫揉造作,又有“含情凝睇谢君王”的眉目传情;有“翠翘金雀玉搔头”的浓妆艳抹,又有“花冠不整下堂来”的懒散梳妆——总之,作者是在一种日常自然状态的描摹中渲染了杨贵妃的天生丽质、倾国美艳。如果说“天生丽质”、“洗凝脂”、“娇无力”乃至“回眸一笑百媚生”、“云鬓花颜金步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雍容华贵的贵妇人的话,那么拥有“雪肤花貌”、“云鬓半偏”,“仙袂飘飘”、“含情凝睇”着意刻画的就是一个清水出芙蓉的真仙子。无论是娇艳的贵妇人的不幸遭遇,还是清新脱俗的芙蓉仙子的拳拳思念,无不令人感慨叹惋。对玄宗的描写,作者从开篇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再到“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表面上展现了一个痴迷女色、重色轻国的君王形象。其实作者正是通过一个拥有天下女子的君王对杨贵妃的痴迷来反衬她的容貌举世无双。自马嵬坡贵妃死后,玄宗终日以泪洗面,魂不守舍,足见玄宗对贵妃的情感真切、深厚。失去贵妃的唐玄宗把自己锁在深深的寂寞悲哀里,任春花秋月等闲度,怎不惹人伤心、潸然泪下。眼前的美景不但没能让他忘记美人,反而增加了内心的痛苦。宫中的月色,夜里的铃声,更把主人公连同读者带进伤心断肠的境地。“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旧物仍在,故人已去,睹物思人,悲从中来,玄宗对贵妃的思念已经到了无药可救、无以复加的地步。再看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暮颜,更勾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伤神、泪落成行。“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春日到秋夜,处处触景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山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更丰富,使诗歌 ‘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二、对比渲染

为了增强李、杨爱情的悲剧性,增加全诗的吸引力,白居易还刻意地采用了对比渲染的手法。就玄宗来说,先有“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的极乐;后有“伤心声”,“断肠声”,“尽沾衣”,“如何不泪垂”更及“思悄然”,“未成眠”的大悲。前后反差极大的对比渲染正是为突出无穷无尽的“恨”。“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说的正是大权旁落的玄宗没了往日游春的兴致,春风桃花依旧,可他只是孤家寡人了;更兼秋雨梧桐萧瑟又增加了他的愁绪。春风对秋雨,桃花对梧桐,花开对叶落,一正一反,互相交错,强烈的色彩对比,正显玄宗悲苦凄凉的心境。杂草繁茂,落叶不扫,瓦冷霜重,这一切与昔日的芙蓉帐、玉楼宴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让我们听到一声声哀叹在空旷的殿宇中回响,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位白发老人在那里伤心流泪。再看杨贵妃,诗的结尾处写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寥寥几笔就将杨贵妃的天生丽质和风采神韵勾勒而出。与开篇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形象相比较,已入仙班杨贵妃已经脱尽撩人性怀的世俗情味,而成为一个理想的女神了。作者写她超凡脱俗的美,更赋予她忠于爱情的至善品性:既托道士将当年的定情信物带给玄宗,又重申盟誓“但令人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然而,“比翼鸟”、“连理枝”的愿望虽然美好,此生却已难以实现,那么剩下来的也只有永难消解的长恨了,至此,全诗的主题自然显现,不着痕迹。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在刻画贵妃缢死,唐玄宗日思夜想、神情迷茫为情所困的情节时,白居易大胆地运用似真亦幻的夸张笔法虚构出方士到海中仙山去寻觅杨贵妃场景。风姿绰约的仙子,金碧辉煌的仙宫,无不展现诗人绮丽瑰奇的想像,幻想与现实已然难以区分,一切是那样的真切自然又是那样的美好圣洁,大有雾里花、水中月之势,似真又幻,亦幻亦真,全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为表现感人的千古至爱,诗人极尽虚构美化之能事,巧妙地进行超现实的描写,求得了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同时又运用时间的变幻,创造出种种幻象奇景,表现诗人主体的感受与情怀”。③羽化登仙的贵妃已脱去尘世的俗气,换做“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楚楚动人形象。正是这一形象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纯情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争斗、没有功利,惟有惊世的美艳、纯粹的真情。“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千百年的誓愿不仅让人不觉套用,反而更显真情流露。这是诗人的理想,也是世人的追求,它已经超脱了一切界限,化为永恒的生命。

猜你喜欢
比翼鸟玄宗贵妃
山海经之双飞“比翼鸟”
大红柿子
狡黠
比翼鸟象征意义的演变探究
来华景教徒与怛逻斯冲突之形成
快递先生与贵妃小姐
不再贪一夜暴富养贵妃鸡年销800万元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析论
皇上面子也不给
武义贵妃鸡“贵”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