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聪聪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民俗文化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作用
姜聪聪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民俗文化,凝聚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理念和智慧。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尚未识字的学龄前儿童的共鸣。在对幼儿的品德修养、礼仪教育、知识传承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以及它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作用。
民俗文化 学龄前儿童 教育作用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研究和运用民俗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包括生产民族、生活民俗、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等,凝聚和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理念和智慧。这种智慧不仅是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教育事业珍贵的教育资源。教育习俗,就是指“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教育方式、手段、制度、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等的集合体,是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智慧,是鲜活的教育文化遗留物。”[2]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在未接受学校教育之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来自民俗教育。可以说,民俗是儿童“日用而不知”的老师。本文着重探讨民俗文化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功能。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也就是说越具体、越形象的东西,人民越容易接受和学习,而民俗文化就具有此特征。对于蒙昧时代的先民而言,没有文字作为支撑,他们更注重的是“言传身教”,把一切自我的知识、经验都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所有人看懂、接受的东西。比如我们用筷子吃饭,只要你示范给幼儿,他就看得懂、模仿得了,不需长篇大论来解释筷子的基本用法。这便是民俗更注重感官、通俗易懂的特征。
民俗文化就是现实的生活世界,谚语、故事、谜语、节日、游戏等都是直接来源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现实,在常说常听常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比如童谣,大多朗朗上口、故事性强,小孩愿意听,能记住,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感染教化作用更为强烈。同时,民俗文化的教授者是无处不在的,极大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陷,让幼儿在迈入校门之前就接受涵盖品德、礼仪、知识等的综合教育。
“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3]教育功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原始民族和半开化国的多数民众不靠学校来做教育的机关。他们的教育机关是整个社会和许多家庭,他们的礼仪、习尚、禁忌、艺术都是他们具体的教义和教材。即便在现代文明社会,民俗文化仍是教育的重要内容。”[4]在真正的学校教育开始之前,先民主要通过民俗来获得知识、规范行为。而如今社会,学校教育也并非能涵盖每一个人,学龄前儿童在未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经是具有社会角色意识的人,规则、礼仪等知识主要是靠民俗文化来习得。
《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我国古代注重对幼儿品德修养的教育和人格的树立,德育第一,智育第二。民俗文化利用典故、游戏、成语、神话故事等向幼儿展示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是培养幼儿品德的优秀资源。孔融让梨的故事、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女娲补天等等世代相传,蕴含深刻的道德判断标准,集中反映了普通民众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在培养幼儿道德情感上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国历来重视幼儿的礼仪教育,《弟子规》就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典范。成文的法律颁布之前,人们大多靠习惯法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而习惯法从本质上来说,也应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民俗文化对民众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约束性和强制性,从而使人们形成类型化的观念或模式化的行为。就如“入乡随俗”,到一个国家或地方,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否则就会被视为异己,被排斥,这里的判断标准就是民俗文化。
在民间有许多谚语,民俗,故事,内容非常复杂,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少,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候进行观测的结果,包含大量的农业知识。为了方便记忆和传诵,古人将二十四节气编成民谣,并将它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这对幼儿的知识传承非常重要。
童谣作为孩子最喜欢也最容易掌握的文学形式,通过传唱,既可以得到快乐,也可以学到知识。刘惊铎教授就认为,“好的童谣,就像压缩饼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它的文化含量和道德含量都非常高,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谚语、童谣等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传递给尚未识字的学龄前儿童很多知识,这是其他教育文化资源所不可比拟的。
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对学龄前儿童的品德、行为、知识等各方面的教育都有突出作用。但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的节日民俗、语言民俗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少年学英语、过洋节,忽视中国传统节日,更忽视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民族文化开始慢慢被边缘化。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更是可怕的。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重要的是要传承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标志,这是每一个国人都应肩负的责任。民俗教育从幼儿开始,不仅能保证民俗教育的可靠性,同时也确保了民俗传承的连续性,这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48
[3]钟敬文,《民间文学和民众教育.见民间文艺谈》[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38
[4]关溪莹,《钟敬文的民俗教育观》[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姜聪聪(1985.10—),女,历史文献学硕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