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

2016-03-03 01:33:37陈张帆
关键词:支架式支架大学

陈张帆

(文华学院外语学部,武汉430000)

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

陈张帆

(文华学院外语学部,武汉430000)

以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主线,通过对支架式教学概念的诠释、支架式教学操作流程介绍,并结合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阐述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架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支架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0 引言

对于独立院校而言,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之后提升个人竞争力。虽然目前许多工作不需要运用到英语,但英语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因此不少单位会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1]。本文以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研究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意义、注意事项、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应用策略。

1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支架式教学作为学习者的一种概念框架,在框架中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此框架中的相关概念会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做进一步理解。所以,支架式教学要求事先要把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引导学习者的理解更加深入。

2 支架式教学操作流程介绍

“支架式”这一概念最先开始是用于帮助家庭教育的,之后逐渐延伸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支架式”教学操作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支架

教师首先应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有所掌握,在综合性的了解下建立学习支架,让学生在自身英语基础水平上有所收获。以英语口语教学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刚入学时用英语描述自身优、缺点、性格特点、爱好等,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能力,确保支架搭设的稳固性与适合性;制定一些难度适中且具有代表性的预习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互动进行感知学习,在难度上既不可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不可让学生体会不到挑战。

2.2创设情境

独立院校学生在英语基础可能存在一定不稳固情况,因此教师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下提升对英语的兴趣。以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将英语学习的句式、短语、词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让学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所学到的句型、短语、相关词来介绍自己,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到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让其能够轻松地进入设定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用英语向同学介绍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3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英语的过程,教师应采用引导方式,让学生对相关学习活动独自探索,实现对现有知识的固化以及知识面的拓宽。在独立探索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需做好对学生信息的收集与观察,发现学生在独立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习上的困难,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若问题为小众性则采用学生之间的讨论方式让学生自行解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突出应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探索环节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渐减少帮助与引导程度,让学生尽可能达到自我探索的程度。

2.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阶段完成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活动。小组设定上,每个小组都应安排组长并且确保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差,让每位组内成员都能够有事可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小组最终成绩。

2.5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属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加以评价。评价可采用自我评价与小组内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评价重点的设定上需放在学生能力的改善方面,不应单纯以学生分数来判断,而是应该看到学生在某一阶段中的努力与参与程度。可制定综合指标,包含学生词汇量、听力水平、口语水平、课堂参与度、协作能力等,迫使学生实现英语成绩的综合提升。

3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师资、学生学习和教材等多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教育教学模式上作出一定的变革。

3.1师资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逐渐庞大,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情况。一些大学会招聘英语专业刚毕业的硕士的作为本科英语教师,虽然年轻的英语教师能够与学生更好地打成一片,通过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来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但归根究底在教学经验上,新教师略显不足,只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加以指导,尤其是在学生考英语三级、四级的时候,由于在教学经验上有所缺乏,新教师在教学时只能够根据经验或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练习英语。对于老教师而言,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在教学观念上存在一定滞后性,在日常教学中略显死板,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作为独立院校,其英语教师日常参加英语教研进修班或研讨会的几率并不高,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对课外教学活动的把握,无法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提升其英语成绩[2]。

3.2学生学习

由于进入到大学之后,缺乏教师的监督与指导,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略显不足,因此在英语学习积极性上会有所下滑。通常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且可能差距较大,因此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性,造成同一节课程、同一教师教导,会在最后学期末考试时成绩差距较大。许多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是不正确的,这是由于其在大学阶段受到的英语教育模式不同所致。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式不对,即便花了很长时间来练习英语,也无法达到明显的提升效果,因此产生了悲观心态,在信心不足下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在独立院校中,一些非英语专业学生并没有将英语作为专业知识来重视,认为英语只是公共课程,与自身专业相差较大,不愿花较多时间在课外英语学习上[3]。

3.3教材

独立院校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通常是沿用普通类本科英语教材,因此在教材难度上对于独立院校学生而言可能偏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就目前高校英语教材而言,在框架式学习设置上存在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框架与学习方向,造成学生学习较为松散。同时学习内容的设定上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程度不深,学生无法在生活中运用日常所学,因此逐渐失去兴趣与积极性。教材的设定应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完成英语学习目标。

4 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支架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目前独立院校在英语教学上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即将多个小班融合到大教室进行英语教学。这种课堂设置模式虽然能够缓解目前高校英语教师紧张的问题,但在教学效率上却会大打折扣。一名教师所教的学生一节课通常有上百人,因此在学生问题的解答上无法面面俱到。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上,教师处于对学生的引导的地位,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投入到事先设定好的问题情境之中,只针对个别的疑难问题加以讲解,更多的是检查学生对支架式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加强对学生的督促[4]。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还能够对学生课外时间在英语的练习上加以管理,将课内与课外的学习融为一个整体。

4.2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

高中阶段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高中教师会为了提升学生英语成绩,让学生能够应对高考这一人生关卡而时刻紧盯学生,让其被动学习英语。但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大学的教学模式与高中截然不同,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来实现成绩的提升,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的监督力度不足。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可能还不适应,掌握不了主动学习的正确、有效方式,即便是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学习上也无法真正提升成绩,看似是在做学习上的无用功[5]。此外,即便学生在自主学习意识上较强,但由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材在具体性上不及高中,因此学生即便想学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知该学些什么。教师若能够在课堂中推广支架式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对“如何学习、学习什么”这一问题有效弥补,让学生通过教师事先制定好的支架自主探索,一步一步地将学习目标变得明朗、清晰,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英语水平。

4.3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之前提到,在大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模式已经有了改变,相对于高中而言更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能够通过支架设定的难度跨度而被激发,希望能够不断解决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支架式教学为学生的英语训练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因此若学生英语基础能力较差,可在课外时间进行题目练习,通过勤能补拙的学习方式提升自身英语能力。另外在支架式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采取合作方式探讨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式也能够对一些英语学习主动性较差、惰性较强的学生产生约束以及监督作用。每个学习小组之间可通过横向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校正,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外学习之中[6]。

5 支架式英语教学模式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应用支架式英语教学模式应循循善诱提升成绩

高校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应在长时间的英语练习下,从口语、听力、写作、阅读等多方面实施综合性的英语成绩提升,通过英语能力的强化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切不可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寄希望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潜力与努力实现英语成绩的改善。教师在教学中可作为引导者,对学生循循善诱,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撑以及鼓励,让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知识架构更加强化、稳固,在自己的主动努力学习下提升英语能力。

5.2应用支架式英语教学模式应注意支架跨度控制

支架式学习模式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框架,但在实际支架的设定上却不可将难度跨度设定较大。当跨度较小时,学生可能由于支架式教学的难度跨度较小而产生枯燥、厌烦的不良情绪,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升。但若梯度跨度过大,会造成学生对所学新知识感受到压力,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其后续的学习[7]。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的设置上应符合学生现有的英语能力、英语成绩,设定好合理的梯度,在不让学生感到所学过于简单的前提下,引发学生适当的深入思考,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活动梯度作业。

5.3支架式英语教学中要综合制定支架

支架式教学模式本身能够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框架,但教师在设定上也同时需要注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8]。例如在支架式教学模式设定时需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口语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听力能力等多方面,实现英语成绩的稳固性提升。

6 结语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将传统机械背诵与被动学习模式摒弃,采用小组合作、个人探索等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架构,实现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上的双重提升。教师应在教学经验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1]何平.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2010(9):112-113.

[2]牛园园.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民办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的实验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9-30.

[3]饶彬.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4(8):152-155.

[4]张静.支架式模式在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3-36.

[5]叶枭.支架式教学法在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人文艺术系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221-222.

[6]姬顺玉.建构主义教学观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启示和应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视角[J].卫生职业教育,2015(10): 53-55.

[7]许薇.浅谈独立院校在大学英语四级改革背景下的听力教学[J].企业导报,2012(17):223.

[8]张静.支架式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47-149.

On the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CHEN Zhang-fan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Wenhua University,Wu Han 430000,China)

With the case stud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by studying the definition and process of scaffolding instruction,the present thesis purports to 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of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 well as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scaffolding instruction;college English;teaching mode

G648.7;H319

A

1673-1891(2016)03-0106-03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27

2016-03-18

陈张帆(198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支架式支架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2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 02:10:54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28期)2016-05-27 20:46:24
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20期)2016-04-14 0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