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在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致和镇初级中学)
论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践策略
代在骥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致和镇初级中学)
简要描述了导学案概念,而后研究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促进课堂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等,最后提出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策略。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导学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如今,仍然还存在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以及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一味重视提高成绩以及升学率,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不符。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如何教学,更多的是需要考虑让学生如何去学。
国内外对于“导学案”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导学案是教师编制,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案,是一种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与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三导”作用,即,导思、导读与导做。导学案实质上就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收益、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沟通“教”和“学”的桥梁,从而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学习方案。更为侧重的是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或者是“学案”,其教学重点是,导什么以及如何导。导学案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导促教,同时以学定教,先进行知识的系统学习再教学,通过当堂训练,强调教师的“导”以及学生的“学”。
而“导学案”与“学案导学”在教学模式上是同一个概念,两者都注重突出“学”和“导”两个方面的内容。
1.促进课堂改革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因此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知识进行机械化记忆的现象严重,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兼顾全体学生。而导学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设计上体现了生活化、分层设计、导学性、能力立意等特点,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和空间。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时候,依托导学案这一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
2.促进学生发展
导学案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上。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倡导如何帮助学生去学会学习。导学案不是学生纯粹的学案,也不是教师单纯的教案。通过设置预习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即便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够通过预习在上课前,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在上课时会将问题带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实施因材施教
进行导学案设计的一个前提便是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后再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确立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和习题创设,进行因材施教。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在学习方式、学习速度以及学习策略上也不尽相同。一般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
1.提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设计策略
完整的数学学案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重难点、导学新知、学习目标、合作解决、分层训练、问题讨论、达标检测、合作解决以及探究规律等方面。同时,教师还需要按照学习知识类型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说,对于定理课,便更需要注重探究规律方面的内容。同时,在进行数学学案导学设计的时候,还需要遵循基本设计原则。(1)系统性原则。将整个初中数学作为整体,每个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在每堂课都需要包含上述九个方面的内容。(2)科学性原则。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的严谨学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规律和法则,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等。(3)趣味性原则。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学案导学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比如说,贴合生活实际,设置相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其他差异性原则、递进原则等。
2.提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的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课程形式一般有定理课、概念课、规律课以及解题课等,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学案导学法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流程。比如说在定理课“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设置问题引入,可以是经典例题也可以是生活中有趣或者经典现象的例子,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发现定理,通过图表形式,利用PPT为学生呈现相应的问题。而后再为学生揭示定理,这个过程中更注重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验证结论,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
[1]李平.基于初中数学导学案课堂实施“学生讲解”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颜章业.提升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学学案导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编辑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