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服务资源,打造“教康一体”新名片

2016-03-03 06:44金春兰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滨湖区残联区政府

·金春兰

整合服务资源,打造“教康一体”新名片

·金春兰

残疾学生的教育和发展问题,曾是滨湖区残疾人公共服务的“短板”。区残联巧借政策支持,主动出击,不断推进部门资源整合,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打造了区域教康一体的新名片,有效保障了各类残障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

服务资源;教康一体;新名片

2014年滨湖区教康中心启用以来,实现了“教育设施全面达标,特色项目定位高端”的建设目标,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融的新路子,成为全省教育康复专业的新高地。而在此之前,她经历了五年不为人知的“摸索期”和“推动期”。

一、供给不足,认清残疾孩子教育发展短板

滨湖区户籍人口46万多,有残疾人口近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4%。其中,自愿领证的持证残疾人6648人,未成年残疾人近200人。自2009年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我区残疾人事业得到了优先发展。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康复、托养服务等方面打造了就近就便、城乡一体的“残疾人十五分钟服务圈”模式。16至60岁需要庇护安养和技能培养的成年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人可申请照料,实现了“托养一人、幸福一家、和谐一片”。

但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我们发现残疾人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那就是16岁之前的残疾学生的教育和发展问题。虽然处于学龄前的脑瘫、自闭症儿童依托滨湖区残联下属的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但康复中心没有室外活动的配套设施,场地相对狭小。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孩子在区教育局下属的培智学校就读,这里没有独立的校舍,设施设备简陋,规模很小。区内还有部分残疾孩子受制于客观条件,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只能到其他区域寻求受教育机会。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推进,残疾人的各类需求,特别是对教育就业、职业技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的康复和培智学校的办学条件已远远满足不了残疾孩子教育康复的个性化、多样化、类别化要求。因此,如何保障区域内残疾孩子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康复的权利,摆到了区残联和区教育局的面前。

二、主动出击,达到教育康复资源整合共识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省市迅速接力,江苏省委、省政府2009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苏发[2009]11号),无锡市委、市政府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10]59号),都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残疾人教育发展水平,要加快发展学前康复教育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

乘着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东风,区残联巧借政策支持,摒弃等、靠、要的意识,确立“靠政府、多协调、建机制、优服务”的工作思路,主动出击,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汇报残疾人工作;邀请区四套班子领导视察指导残疾人工作;区人大、政协工作评议和协商时,区残联主动将残疾人工作情况作专题汇报;在“助残日”、春节等重要节日陪同区领导走访慰问困难残疾儿童家庭……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残联的积极奔走下,社会各界对加强区域内残障儿童教育康复有了共识。如何加强资源整合,有效提升区内特殊教育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水平,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三、融合创新,形成滨湖特色教康机制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关心,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积极调研,多次召开协调会,区人大、政协共同建议提案,积极呼吁。区委、区政府站在整体推进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高屋建瓴,把残障孩子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办,决定将区培智学校和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整合,建立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

2012年由区发改局立项,斥资2700万进行学校改造提升,2013年区政府还把此项工程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区政府明确教育保障建设,残联协助采购,两个部门同心协力,教育扛大旗,残联敲边鼓,相互合作,不分你我,不计得失,工作服从于“为残疾孩子的发展需要”这一总体目标。区残联工作的前瞻眼光、合作意识得到区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整个项目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

中心成立后创新形成了一套班子、双重领导、三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区政府明确日常事务由教育局负责,人员经费合二为一,专项资金一分不少。分设康复部和培智部,康复部实现3到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全覆盖,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使每一个孩子能得到最优化发展。针对经过康复训练后不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孩子,培智部提前介入,注重缺陷和潜能开发并重,日常开设了特教基础课程及自主选择课程,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康中心融教、康、训于一体,填补了滨湖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前端的空白,与已建成的残疾人服务载体形成无缝联接,进一步提升了滨湖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

四、丰富内涵,为残疾孩子提供最适切教育

教康中心按照整合资源、满足需求、教康一体、教训一体的原则,构建以启智教育、脑瘫康复和社会融合为特色,适合智障、脑瘫、自闭症等多类残疾青少年发展的康复与教育培训体系。中心硬件设施一流,除了配备普通的语言行为训练教室之外,还创设了家政室、情景模拟室、声波训练室、互动多媒体室等近30个专用室,充分满足特殊学生的全方位康复与教育需求,让残疾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有效康复训练。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进现代化训练手段,培养专业化服务队伍,迅速提升了康复师和特殊教育师资的水平,建立了规范有序的教康秩序,教育局在每年的教师招录中将特教师资作为单列编制,保证了特教师资储备,提供了优质可持续的教康保障。

目前,教康中心已形成了区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3—6岁周岁儿童抢救性康复)、义务教育(培智教育)、高中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及功能训练)“三学段”一体化模式,率先实现了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培育残疾孩子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社会生活能力,为其将来的生存生活、回归主流搭建平台,实现了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完成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成为我区残疾人工作和特殊教育的品牌项目。同时,残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教育、卫生、人保等职能部门互融、互通,全程参与,承担了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和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能,共同关注残疾青少年的成长,为其提供最适切的教育和培养。

近年来,教康中心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各类专业机构的交流互动,与北京联大特殊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特教专委会充分肯定。多家媒体对教康中心内涵发展与师资队伍进行了专题报道,由师生自己录制的微电影《行走在特教路上》,获2014年无锡“湖湾新梦”微电影创意大赛优胜奖和区“最美滨湖教师”微电影评比一等奖,近年来师德测评和家长满意度均为100%,办学影响力、吸引力和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教康一体”成为滨湖教育的新名片。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残疾人联合会,214062)

G760

猜你喜欢
滨湖区残联区政府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乌鲁木齐市残联“十三五”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残联在儿童自闭症康复服务中的职责研究
浅议残联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图迁徙链生长路
区长“不开心”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无锡滨湖区揽获两项“中国侨界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