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杰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吉林通化 134000)
好方法,是学好化学的“绿色通道”
吕 杰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吉林通化 134000)
初中化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时间短任务重,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进行上课和指导,为他们开辟学习化学的“绿色通道”。
化学 鼓励 摘抄 绿色通道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由于化学在九年才开课,到中考也就是大约学习十个月的时间,在这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习两本教材,每届学生都有些惧怕。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难真正入化学之“门”,学习起来确实是有一定的困难。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我多采用以下方法为学生学习化学开辟一条特殊的“绿色通道”。
化学是学生到了初三才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在最后的一年里出现的新学科。还要参加中考,无疑在学生心中会增加一些心理负担。教师上的第一节绪言课,因此变得至关重要。在这节课中,我通常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
一是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激趣,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世界变幻莫测,精彩无限。如镁带燃烧实验那耀眼的白光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烧不坏的手帕”会让学生感到震惊;沉淀和变色实验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实验会让他们一下子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是要引导学生浏览上、下册两本教材,让学生大体了解原来化学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熟知的一些东西。用一些朴实易懂的语言边看目录边介绍,拉近学生和化学的距离。如“空气无人不知,谁人不晓呀!”“水可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呀!”“二氧化碳是我们上小学时就熟知的气体!”“学习了重要的营养素,我们可就知道怎样合理膳食了!”……用这种方式介绍化学学习的内容,就会缩短了学生和化学的距离,真正实现了从心理上减负。
三是介绍一些不了解的事物,比如环境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食品安全——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K粉、“十字架”等,通过这些学生听说而不能解释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让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教会了学生一分为二看事物和问题的方法。
四是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化学。因为是起始学科,所以大家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特别是八年时成绩不好的同学,在开始时就要跟得上,因为化学内容大家都很熟悉,很好学的,只要认真,你们一定都能学好的。
一节不太受重视的绪言课,经过这样的精心处理,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小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为以后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学生记笔记,但我要求的笔记与别人的不一样,
我让学生的笔记就记在教材上,合二为一。在以前,学生的化学笔记是单独设本的,结果有很多学生由于笔记本保管不善,早早就丢了。为了让学生能够把笔记保存住,我就让学生把笔记记到了教材上,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教材是丢不了的,二者可以同时兼顾,带来了很多便利,所以就一直沿用下来。
在记笔记时,也提出一些原则和要求:
1. 页码要选好。当堂的内容要记到相关的页码上,便于日后查找,并且书写要工整,一般一个月检查一次。
2. 书上重要内容要勾画。特别是重点字词和语句要用不同的彩色笔圈画,达到醒目的目的。
3. 书上有的内容不用记。我发现有的老师让学生做化学笔记,书上有的内容也滴水不漏地抄到笔记本上,我不赞同此法,觉得是做无用功。如果确实觉得重要,我觉得还是在书上做特殊标记比较好。
4. 要学会摘抄。在阅读化学资料时,有很多内容你要学会甄别和筛选,对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要学会摘抄。长期积累,摘抄的东西也是一笔学习财富。
5. 要学会速记。到了九年级,教师的讲课内容不可能完全板书,需要同学们学会倾听,认真捕捉,养成一种良好的速记习惯。要想提高记录速度,就不能一字不落地如实记录,而是要抓住关键词,养成这种速记习惯,将会使你终生受益。
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难免遇到不会做的题或者由于马虎而做错的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和不会的题记录下来。
1. 每页错题本在三分之二处都打上一道竖线,左边抄原题和错解,相对应的右边空白处写错因和解题思路,以便以后一看便对此题一目了然。
2. 可以将试卷或者资料上的错题剪切下来,粘贴在错题本上,不但节省时间,而且每次翻看,都能及时地起到警示的作用。
3. 同学之间相互传阅错题集。由于每个人的错题集不同,可以从别人那里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告诫自己不要犯那样的错误。
4. 整理的错题本要经常翻看。这样就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错题就不会再错。当某种类型题彻底保证不能再错时,让同学们在此题上做出标记,以后可以不看了。这样随着新的错题量的增加,同时也在减少了需要看的错题量。
这样长期积累下来,就会拥有一笔不小的学习财富。到中考时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试卷和资料了,错题本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这是学习制胜的武器、成功的法宝。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别由小组成员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学习小组诞生后,就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一切的学习都围绕着学习小组进行。
1. 每组的组长负责检查各组的作业情况。我每次只检查组长的作业,认真批改后交给各组长,然后由组长负责批改组员的作业。由于组长对组员存在的问题特别清楚,所以由组长负责给组员讲解明白。
2. 在每次考试后,我都先批改组长的卷子,然后两个组长共同完成组员卷子的批改任务。在讲评课中,由小组的组长分别作总结,并且把试卷任务分解,各自承担不同部分的试题讲解。经常这样训练,小组长都成长为合格的小老师,从组长到组员,很多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
3. 由化学课代笔负责记录各小组的评比成绩,到期中和期末分别根据记录,评选出金、银、铜学习小组和优秀个人若干名(化学成绩达到优秀者),给他们颁发奖状和奖品,用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更加强化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的美好品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都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当然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注意的,如怎样做好课前预习、怎样留作业更科学等,都是学生学好化学不可或缺的必备手段,愿我们做教师的,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更多实用的策略,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打开一条“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