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016-03-03 19:00山东省临沂白沙埠中学赵立顺
学苑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浮力物体创设

山东省临沂白沙埠中学 赵立顺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研室 李建一

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山东省临沂白沙埠中学 赵立顺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研室 李建一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建立物理实验兴趣探究小组开展实验课外探究活动。

物理 学习兴趣 探究能力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的年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社会需要的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想要有所创造必须具有主动探究的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能力便早已提上了我们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以下是我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得来的点滴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好奇心是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究欲望的体现,是学生走向成功创造的起点。有了好奇心才会有探究的热情,有探究才会有所发现。好奇心对原始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原始创新不是事先能够预料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最后才得出来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使学生积极地去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索。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民主和谐就不可能有探究可言。教学氛围实质是师生关系的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第一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智力活动不受压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最佳学习环境,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放开眼界,多元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评价时不只是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勇敢的表达,并对其给以鼓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回答不正确,也不批评、不讥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自由的、开放的、安全的。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教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教学过程的和谐:让学生充分地看课本、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有充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鼓励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立足教材,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充分的思考来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暴露思维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困难。

三、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物理实验现象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了“无意注意”,而教师创设的问题又使学生产生“有意注意”,在两种注意的双重作用下,使学生进入了激昂的学习状态,自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浮力》一章中“物体的浮沉条件”时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一个探究实验:一个空的铝质牙膏皮先做成小船状放入水中,小船漂浮在水面上;铝质牙膏皮卷成一团放入水中,牙膏皮下沉。学生实验做完后出现的不同状态这个现象迷惑不解,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做成不同的形状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提出问题后展开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先分析了两种状态下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又通过溢水法测得牙膏皮做成船状和卷作一团放入水中两种情况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即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同,并且分析出了卷作一团时物体下沉是由于物体所受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等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能够从发现的问题入手独立思考,提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四、通过建立物理实验兴趣探究小组开展实验课外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通过“做”来学习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想做而又不能完成的实验。如开展科技小组活动,学生可以不受教学时间的限制,进行全过程探究,完成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各环节。

如学生在学完了《浮力》一章的“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后,对会飞的“孔明灯”的制作与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指导同学们组成若干个研制“孔明灯”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与咨询、实验制作、综合分析,反复的理论论证和实验成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材料的选用,造型的设计,灯内气体密度的变化,灯能上升的最高度等。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浮力物体创设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神奇的浮力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