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例谈我校青年教师的习作赏评课

2016-03-03 23:45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215300王晓燕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5期
关键词:枫叶文体树叶

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215300) 王晓燕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例谈我校青年教师的习作赏评课

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215300) 王晓燕

习作赏评课,立足一个“赏”字,通过真诚欣赏学生,在赏评中唤醒写作种子,激发学生自觉表达,同时紧扣文体特征,在赏评中夯实写作方法:在赏中导,在赏中评,在赏中改,在赏中写。通过习作赏评,师生共同经历丰满而多元的习作旅程,从而达到“不教之教”的美好境界。

习作赏评 不教之教 文体特征

高子阳名师工作室“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写作”的课题研究中,把平时上的习作讲评课叫作习作赏评课。从“讲”到“赏”,一字之差,这并不是纯粹在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换新鞋走老路的假创新,而是诠释了全然不同的教学观念,是基于学生立场的一次习作教学的革新。秉持这样的初衷,我们学校的几位年轻老师,率先尝试把习作讲评课上成习作赏评课,通过几个课例,展示对习作赏评课的理解和认识。纵观教学全过程,我们立足一个“赏”字,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作家,都会写作,在每一次习作中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充满习作的自信,从而喜欢上写作。

一、真诚欣赏学生,在赏评中唤醒写作种子

我们先前的大部分习作讲评课,主要针对某次学生习作的修改和提高,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心理暗示,或者说教师说的话的口气就是:今天我们的习作还有哪些问题,要怎么改?一般流程均为总结本次作文优缺点,然后公布哪些同学写得好,哪些同学写得不好,最后不好的作文改一改,再读一两篇好的习作。当然,被欣赏的好作文基本上都是优等生的,整个课堂,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主导者。而在习作赏评课中,我们改变了这一常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把师生彼此真诚欣赏作为课堂主要的行为方式。

【案例一《动物名片》】

师:前几天,我们练习设计了一张动物名片,同学们都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动物来写,在名片中,大家基本能把动物的特点写出来,也写得很精彩。老师认真读过大家的习作后,精心挑选了大家习作中最精彩的一句话。下面我们来分享精彩的句子。(15分钟)

【案例二《有趣的象声词》】

师:前不久,同学们根据“习作四”的要求,完成了作文。老师仔细阅读了你们的作品,发现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少写得很棒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5分钟)

1.出示佳句

锅里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响,瞧,蒜苗、牛肉唱得多欢呀!(杨子轩)

师: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1:“噼里啪啦”这个象声词描写得很贴切。

生2:“唱得多欢呀!”用拟人把蒜苗、牛肉在锅里的样子写活了。

生3:“唱”和前面的声音对应起来,写得好。

师:用拟人来为自己习作增色的同学还有很多,我们请他们自己来读一读。

2.出示佳句

·小青菜们一头扎进了水盆里,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张智寒)

·伴随着勺子,鲜红的番茄,金黄的鸡蛋,雪白的米饭,在锅中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朱睿晗)

·“啪”的一声,有一滴顽皮的油从锅里蹦里出来。(沈彦朋)

·“噗”,小火苗就窜了出来,围绕着锅底飞快地跑了一圈。(刘必成)

·“哎哟!”是什么在我的脚底硌了我一下。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片树叶在作怪。我弯下腰想去捉它,可它却顺着水流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了。(何晶)

师:这些句子不仅用了拟人增加了习作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象声词也是用得很恰当,使习作有声有色。

【评析】

在开始这段评析时,我想起了美国作家山姆·史沃普的《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书中充分证明了赞赏对学生树立习作信心的重要性。在上述两堂课上,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均设计了“每人一句的精彩分享”。每位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好词佳句,美美地读,大声地读,都有表现机会。在朗读分享中,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师生的交流也是和谐的,每位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喜悦,时间一长,他们会自然而然消解对习作的恐惧。当然,赏评时还应有适时的指导。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和指导。这种点拨和指导,教师是充满真诚的,没有挖苦,没有挑刺,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你看,这样的习作赏评课,师生在真诚欣赏间,唤醒每一个孩子内心藏着的习作种子,让每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写作天才。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习作亮点,提炼写作方法,达到赏识与指导的和谐统一。

二、紧扣文体特征,在赏评中夯实写作方法

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强调,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文体意识,要有文体写作教学观。其实,不同的文章体裁,有各自独特的写法。因此,不同的文章,赏评的方法也应不同。

【案例一:《老师不在的时候》】

师: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精彩的片段,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2.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3.写好人物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4.点面结合。

出示两段文字:

我气得要死,我只是想休息一下,招谁惹谁了?把他打发走后,我准备继续睡觉,可他没过多久又来死缠着我不放。

你瞧!我们班的天才学霸小王唱起了今年流行的神曲《小苹果》。我当时正在写数学作业,思路一下子被打断了,气得我火冒三丈。

师:这两段文字摘自同学们的习作,请同学们读一读,对比习作要求,看它们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生:缺少细节描写。

师:这也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以第二段为例,你们能试着帮他修改一下吗?

(师生修改略)

师:是啊,只有精心刻画、关注细节之处,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写具体了,文章才会变得更加传神,更加生动。(板书:精心刻画 关注细节)

【案例二:《秋天的树叶》】

师:这篇文章在体裁上属于什么?

生1:状物。(板书:状物)

师:那么,我们应该抓住叶子的哪些方面来描绘?

师:我们在介绍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时,要细致观察才能写具体,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板书:细致观察 适当想象)

师:老师选了两篇优秀习作,大家来欣赏一下。第一篇,我请作者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拿出笔,圈圈画画,可以适当做些批注。(生读习作)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2:“有的如浓茶般的绿,有的如麦穗般的黄,有的如铁锈般的褐,还有的如火焰般的红,宛如凡·高笔下一幅美丽的油画。”这句比喻句写出了树叶的颜色。

生3:还用了比喻的手法。

生4:“有的枫叶像孩子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亲,投入大地的怀抱;有的枫叶像小鸟一样,在空中展翅飞翔;还有的枫叶像舞蹈演员一样,翩翩起舞。”写出了树叶掉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树叶掉落下来各种不同的姿态。

师:这个同学观察比较细致,详略得当,写出了树叶的颜色和形态。

师:老师也写了一篇文章,我也来读一下。(师读文章)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5:每句话的开头都很有特色。

生6:“‘扑哧扑哧’地对你笑着”,写得好。

师:好在哪里?

生7:用了象声词,写出了树叶的声音。

生8:用了拟人手法。

生9:还赞美了冬青叶的精神。

师:不仅要写树叶的外形和颜色,还展开联想,借物抒情。(板书)

【评析】

以往的习作评讲课,教师大多在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描写是否具体上花时间,对事例选择、篇章结构的指导也有关注,很少能结合不同的文体体裁。可是在以上两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在讲评作文时都关注到了习作的问题特征。根据不同的文体,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叙事写人的文章,教师抓住了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使叙述的事情生动具体。《秋天的树叶》是状物写景的文章,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借助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秋天树叶的美。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强化文体特征,紧扣文体特征来诊断习作问题,聚焦习作问题。教师在习作赏评中果断机智地提出习作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大大提升了赏评课的效果。

三、关注儿童立场,在赏评中自觉表达

心理学家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谁可以教会谁任何东西,所有的“教会”,在本质上说都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的。我们的习作赏评课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写和想,自己赏和改,在自主表达中激发写作灵性。

【案例一:《秋天的树叶》】

师:老师这里有我们班同学习作中的一段文字你们能不能给这段话提提建议?(出示段落)

生1:什么叫“它的腰很弯了”?他没有写清楚,树叶哪有腰?

师:他其实想写什么?

生1:形状。

师:可是他有没有写出来?

生1:没有。

生2:他写“金黄的枫叶”,可是诗句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个枫叶的颜色不对。

师:枫叶到底是什么颜色,作者没有写出来,还写得混淆了。

生3:他说“一个树叶”“一个金黄的枫叶”,“一个”应该用“一片”来表示。

师:是的,量词使用不当。

生4:“它也完成了它的最后一个篇章。”为什么说是“最后一个篇章”?

师:是的,没有说出原因。

生5:他开头的句子“突然,一个树叶随风飘到了我的头上”,这句话开头一点儿也不美。

师:不够自然,也不够优美。

师:你能不能帮他改一下?

生6:“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一片树叶飘落到了我的跟前。”

师:嗯,比原句好点了。

【案例二:《有趣的象声词》】

师:通过这一堂习作赏评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抓住曲折点可以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吸引人。

生2:细致的观察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具体地描写场景。

生3:象声词在使用的时候不仅要恰当,还要自然,让人读起来舒服。

师:说得非常好。不管是写事,还是写景,使用适当的象声词能使我们的文章变得有声有色。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它变得更加精彩。

【评析】

以上两个案例,教师均能在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有同学间、师生间的互改,也有学生自改。这种修改的环节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的,学生修改时的心理状态肯定是积极主动的,完成了习作中“美中不足”的修改完善,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在赏改的过程中,学生也有了交流表达的勇气,同伴间真情相助的互动,促进了学生自我修改意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习作课堂,如能通过欣赏、鼓励,达到情绪的正迁移,从而让学生为获得进步而写,为展示自我独特风采而改,长期坚持,良好心态就会形成,他们会变得更加善于发现美,体会到写作的乐,感受到生活的趣,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文字的表达。我们的习作赏评课也将继续关注儿童立场和儿童路径,高扬一个“赏”字,在赏中导,在赏中评,在赏中改,在赏中写。通过习作赏评,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丰满而多元的习作旅程,一定能达到“不教之教”的美好境界!

(责编 莫彩凤)

G623.2

A

1007-9068(2016)25-073

猜你喜欢
枫叶文体树叶
枫叶之歌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树叶的不同称呼
红枫叶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枫叶红了
10月枫叶红似火
一片树叶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