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机智

2016-03-03 23:35陆海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机智寓言诗歌

陆海艳

(江苏省沭阳县十字初级中学 江苏沐阳 223600)

谈初中语文教学机智

陆海艳

(江苏省沭阳县十字初级中学 江苏沐阳 223600)

常会听到“忽视了文本”的相关课堂评价,于是,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具实效性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我以为:对于那些相对过于浅显或深奥的文本来说,运用是更高层次的理解。探寻以运用促理解的最佳训练点,并适时放大,亦即 “随意”驾驭教学目标,实在是需要我们全力追求的一种教学机智。

教学目标 文本目标 “随意” 教学机智

案例情境:

笔者曾设计上了一节初二年级的公开课,选了两篇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安排具体教学目标为:

① 感悟寓言特有的魅力——简洁而富个性的想像舞台

② 学习对生活的个性思考与表达

在花了一些时间让学生个性读、演两则寓言并联系实际简评寓意后,设计了一个小环节“瞧我的精细加工”:《乌龟与鹰》。加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个性化语言替换原本枯燥平白的纯叙述性语言。既而又提供“范例”——老师根据一幅风云图自编的寓言:风和云的对话。再次突出个性化语言训练点之后,提供配图的同堂竞技题目:“彩虹和石拱桥的对话”、“时针和分针的对话”。要求学生或独立文字表达、或两人配合口头表达,以个性化语言为重点创作有一定思想性的寓言。结果,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极好地展现了语文学习的戏趣。很显然,同学们对这节展现思维的个性表达课非常满意,听课老师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褒奖之余,也预料之中地听到了出于研讨意识的另一种声音:

案例问题:

此节课是否一定程度甚至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文本?

其实,这类教学案例是颇具代表性的:如何更具实效性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怎样掌控教学目标与“文本目标”的关系?(所谓文本目标——笔者臆造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纯粹以文为本,将文本从思想到内容条分缕析地突出为重难点分明的“教学目标”,而且几乎不允许多少“旁逸斜出”。)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具研讨价值的话题。谁都清楚,没有目标的课堂教学当然无所谓效果,但从生活大课堂开辟出来的极为特殊的语文课堂,是否只能唯文本目标是从呢?

案例分析:

1.就事论事(“文本性”论述)。在我看来,这两则寓言文本本身无论从主题的理解还是语言的评析方面,对初二学生来说都是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的。我于是尝试通过引导学生创作寓言,进而上升教学目标:感悟寓言特有的魅力、学习对生活的个性化思考与表达。我始终认为:运用是更高层次的理解,正如让学生死背词语解释远不如让学生结合己有经验练习得体地造句、组话训练一样。惟有如此,才能使语文真正的体现植根生活、浓缩生活、服务生活的本性。

说到底,以上涉及的问题实际是:教学目标与文本距离如何调控?其距离的远近究竟以什么为标准?这更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做出响亮的回答。

我以为,迥异于其他任何学科的语文文本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学会阅读、揣摩、运用文本语言、样式为本,绝不该拘泥于文本本身,而应用部分又当属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最高层次要求。这就要求语文从教者积极探寻另一种教学机智——勤于、善于捕捉训练能力点,并适时放大,甚至不惜放大到无限大。

2.稍加佐证(“随意性”论述)。由此,我不由想到了曾经设计的诗歌《星星变奏曲》的教学片段。谁都清楚,对诗歌细致入微的进行讲析是一大忌讳,尽管很多平常的诗歌教学现状就是这样。细究其因,很简单:只让学生读诗歌,读出了什么,老师心里根本没底。于是,在对学生、老师、文本之间三维对话的局限性理解下,就很必然地出现了眼下诗歌教学的常见模式:变换着样式读,合作探究寓意,老师精辟点评。我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实现上,做了一点尝试,觉得效果很好:在必要的阅读揣摩一番后,我把大量时间花在仿写上,引导学生借助本篇诗歌的样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课上交流,课后又做了专门整理,其结果令我、甚至令学生自己都大吃一惊:这竟然是我们写出来的“诗”?!现挑选两个片段:

片段一

如果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拥有了和平,谁还会向天祈祷?谁还会在睡梦中想像明天的美好?谁不愿意每天都像一个美妙的梦,梦里每个细节都是欢乐,甜甜的像醉人的蜂蜜?

如果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拥有了和平,谁还会手捧蜡烛,谁还会在烛火中寄托遥远的思念?谁不愿意每天都像一团小小的烛火,火焰里窜着欢笑,美美的像春天的歌谣?

片段二

谁不愿意一生下来就被妈妈爱着,爸爸宠着

谁不愿意一进校园就被老师夸着,同学赞着

谁不愿意一进公司就被老板器重,同事敬仰

谁不愿意一到晚年就被儿女孝敬,子孙簇拥

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会与愿违

到那时,我们也不应放弃,要坚信:

上帝在给我们关上所有的门时,也肯定会为我们留一扇窗

再仔细找找吧,说不定,那扇窗,就在不远的前方

这毫无疑问是一些灵性各具的精美小诗,但如果就《星星变奏曲》这首诗歌的纯文本目标做个当堂反馈,很有可能会有不少同学过不了关,因为本节课的太多时间都脱离了纯文本。但谁又能说这些独具性灵的小诗不是对诗歌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展现呢?我总觉得:这样不失时机的放大训练点、能力点,是符合迥异于其他学科的语文学科性质的。

当然,这也决不意味着任何一节语文课、任何一篇如解说科学原理类的课文,都应该轻文本而重运用,运用必须建立在对文本起码的理解基础上,对于那些相对稍过浅显或者相对过于深奥的文本来说,探寻以运用促揣摩理解的最佳训练点,并适时放大,亦即不妨“随意”驾驭教学目标,实在是需要我们全力追求的一种教学机智。

回头审视此篇案例,似乎又是在给自己几近偏离“目标”的诠释寻找理由。不知如此论述(如此观点及如此对观点的论述方式),是否合理?亟待各方斧正。

猜你喜欢
机智寓言诗歌
诗歌不除外
机智闯关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机智的斑马线
机智的警察
诗歌岛·八面来风
机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