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红玉
(广南县那洒镇中心学校 云南广南 663313)
小学数学课后练习教学设计探讨
代红玉
(广南县那洒镇中心学校 云南广南 66331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学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之中。而练习的有效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新课程呼唤有效练习设计的创新。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促进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的实现,使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小学数学 课后练习 教学设计
练习选择的随意性、盲目性。教师在设置练习的时候,很少去反思所选的这些练习是否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能不能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解题技巧或基本技能等。结果导致练习缺乏主题,甚至出现重复选题(即同一知识点或同一思维深度的练习重复出现),题量的增大使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付,甚至出现抄作业的现象。[1]
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在班级教学中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学生在认知上有不断螺旋上升的特点,即使是一位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他的思维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而我们的练习设计往往很少考虑到这些,许多教师设计的练习缺乏层次,要么有层次但散乱分布,要么将难度很大的练习呈现在这些学生面前。这些练习的设计都不利于学生思维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缺乏对练习的变化、提炼。由于教师在练习设计时的盲目与随意,没有察觉到学生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因此练习时不注意习题设计的变化与提炼。如应用题教学不再另设一个单元,而是在计算教学中与计算一起教学,更多的时候是在练习中直接出现,不作为例题教学出现。[2]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钻研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安排练习内容。比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后,教师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是综合性练习,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改善练习设计的结构性。“结构性”是对教育活动中内容组织及活动组织的要求,即不能把零碎、无联系的、不分巨细的内容一点一滴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掌握“结构性”的内容与体系,其中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学生在平时学到的知识都是比较零散的,因此当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结束后,常需要让学生自己将这一单元所学的有关知识“串”起来,以“知识点”组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知识系统。这样既可以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形成比较稳固的认知结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和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增强练习设计的应用性。练习的设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突出其“应用性”。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深入实践中,自己动手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活动载体,是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组合内容。
提高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进行弹性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一般来说,不同的课型可以设置不同的层次练习内容,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练习,以利于沟通新旧知识,拓展学生思路,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转化;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不同要求,从而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关注练习设计的研究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期望学生参与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想让学生进行大题量的“经典”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但事实上,在目前减负的大背景下,“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因此,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设计一些融合在形成知识的过程之中的、更有意义的有效练习。教师应根据现代教学论、课程论,设计多样化的数学练习,加大研究性、创新性习题的比重,使学生积极探究,巩固知识,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的创新性练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搜集、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优选、加工、利用信息更加方便。教师可在教学有关数字文化知识之前,引导学生课前通过书籍、网站等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把练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设计数学练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探究性,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最终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保证练习设计的科学性。三、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练习重在使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堂练习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开放性、探索性、趣味性、生活化、实践性的数学练习,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廖创英.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导刊. 2013(07)
[2]陈钰茹.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J]. 克拉玛依学刊.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