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2016-03-03 20:03卢克平
关键词:转型发展启示特征

卢克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卢克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政府保障有力、法律制度健全、行会监管到位、校企密切合作、学历互认互通等显著特征,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强化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极富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特征;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是成功的典范,各国教育界竞相学习借鉴。2015年11月8日至30日,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安排,我有幸参加了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德国专题研修班,经过20多天紧张的学习培训、实地考察和研究思考,对德国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我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校分类(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德国联邦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成功的职业教育,为德国实现工业强国、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德国职业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如下特征。

(一)政府保障有力

德国政府在推进职业教育中发挥了有效的保障和服务作用。一是科学规划。联邦政府通过制定职业教育规划以及培训职业与专业目录,对职业培训进行宏观规划,指导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开展。二是搞好咨询服务。联邦政府和州一级政府还设立职业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研究,为政府决策和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咨询。同时,“政府劳动部门开展劳动市场调研,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咨询信息服务,通过遍布全国的 180多个劳动局及附设的职业信息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1]3。三是提供经费支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按照培训员额进行财政补贴,提高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二)法律制度健全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依靠法制来推动职业教育开展。从1969年德国制定《联邦职业教育法》开始,先后制定了《联邦职业培训岗位促进法》《职业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改革法》等10多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到2005年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2005)》成文,经反复修订,2007年正式实施,相关法律修订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德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就业者必须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培训,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并取得职业资格认证后才能参加工作。这就从法律上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使其成为全体受教育者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过不了这道门槛,就无法获得资质、进入职业生涯。同时,政府还通过法律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过程,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德国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都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中央基金,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中央基金规定,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2]162。另外,《劳动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等也都规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基本义务,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行会监管到位

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行会”)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是职业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监管者。最新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各相关领域行会机构是职业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和主管机关,负责培训合同签订与管理、培训机构的评估审查、培训结果的考核和学历证书的发放等。当前,德国有工商业行会(IHK )、手工业行会(HWK )、农业行会(LWK )、律师行会(RAK )、税务顾问行会(STBK ) 、医师行会(AK )等主要行会,每个行会设有众多的地区级机构,负责管理自己领域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3]26。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需经过行会的认定,与学生签订“教育合同”(在法律层面赋予行会权力,《联邦职业教育法(2005)》第10条规定,培训雇主必须与受培训人订立培训合同;合同的标准文本由各相关行会负责制定);行会为相关职业提供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直接让学校教育与职业资格进行有机衔接。

(四)企校密切合作

学校与企业充分参与职业教育过程,并利用相互拥有的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主要体现在:学校负责传授相关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企业负责校外实训,即所谓的“双元制”。在教育过程中,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教学分别在学校和企业里交替进行,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从而有机会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在这种教育和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激发有效,消除学生从教育到社会、从课堂到工作能力和技术的心理障碍,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培训、企业与学校、社会需求与教育培训计划的有机结合。

(五)学历互认互通

德国职业教育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职业教育学历文凭与普通教育学历文凭互认互通。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在受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反之亦然,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经过文化课补习,也随时可以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而且,职业性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学历文凭具有同等社会职业待遇和资质功能,拥有两种不同文凭的学生在社会职业生涯中享有同等晋升机会,从而有效消除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歧视,让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时少了一层思想顾虑,为职业教育繁荣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优质生源。更重要的结果是,让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成为国民教育序列的主版块和学生升学与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德国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口比例仅为两成左右,大多数年轻人接受的则是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体系不够完善、招生难、生源质量不高、人才培养质量偏低等发展瓶颈问题。应创造性地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完善法律体系,为应用型高技术人才培养创造法制环境

教育对国家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但教育的繁荣发展需要长期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来保障。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唯一专门法是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20年来,国家经济形势、教育形势、人口形势等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法律已不能适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比德国对职业教育法律半个世纪的反复修订,我国职业教育在立法上严重滞后,而且法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法律实施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对地方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执行机构的制约力度远远不够。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也纷纷呼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主要作用,制定宏观政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4]19“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法制体系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育和法治中国的必然选择”[5]。因此,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是当务之急。

(二)推进转型发展,改革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急剧上升。而解决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供应严重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一部分高校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型发展。这一点,中央已经做出英明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教育部到全国多数省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启动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项目,指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河南省在2013年1月份就启动了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确定了黄淮学院等5所本科学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2014年,又确定了10所学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学校,其中7所高校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3所高校为专业(集群)转型发展试点单位,信阳师院是3个专业(集群)转型发展试点单位之一。可以说,以转型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高校在职业教育和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上迈出坚实步伐,是彻底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人才输出结构、增加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供给总量的治本之策。

(三)实现学历通用,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对接机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以中职中专和高职高专为主,职业院校学生的学历层次和升学方向受到很大限制,除少数可以通过“对口升学”“专升本”等方式继续深造外,大部分学生丧失了继续攻读的学习机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能有效对接,职业院校学生上升空间狭小,在当前偏重学历的社会风气下,职业院校学生在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应聘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招生难、生源差、人才培养质量低。借鉴德国经验,一是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大力发展本科以上职业教育,建立应用技术性大学,从而适应我国制造业向高端精密方向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这方面,国家已经提出计划将600所普通高等本科学校转向职业教育,逐步实施技能型和学习型两种高考模式。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对接协调,建立立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搭建桥梁,完善相关机制,实现学历互认,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能够流动互通。

(四)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专业设置的基础和依据,是要通过综合考量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社会职业分类与行业发展趋势、教育资源分布与职业资格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而我们的很多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重复和趋同的现象,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导致重复建设和教育资源浪费,毕业生就业困难。应构建科学高效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专门性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业发展前景预测和市场调研,为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和咨询。比如拿信阳师范学院来说,就要坚持面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瞄准中原经济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顺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新趋势,改造传统专业,重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比较快、服务产业发展比较强、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集群。

(五)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大多沿用普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忽视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一线企业的实际需求。应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把社会需求和企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和检验标准,从服务经济转型、推动科学发展的角度,着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过程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办学或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办学,增强实习实践环节,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建立健全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组成的各类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三、对地方专业(集群)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为我国地方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宝贵经验。地方高校根据办学实际,切实强化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合理转型、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予以分析说明。

(一)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提高试点专业(集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要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复合型、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转型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切实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学校要根据转型专业(集群)试点特别是实施人才培养新方案、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要求,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与提升工程,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和在线课程建设实践育人项目。要提高实习实训课时的比例,使理工类专业和文史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分别达到总学分的15%和25%。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建设项目,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硬件设施,建立一支由30人左右组成的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库,大力支持和培育学生“创客”,使试点专业(集群)的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逐步增加,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要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围绕试点专业(集群)转型发展,着眼于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服务[6]。建立和完善“专业链、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对接机制、“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及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招生结构,适当压缩基础专业、传统专业、长线专业以及教育部预警专业的招生规模。以6个试点专业(集群)转型发展为引领,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拟投入1.5个亿,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专业(集群),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与学校办学定位相适应、能够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专业体系,如茶学、生物制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新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带动其他专业的优化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校企协同,切实优化实验实训实习条件

学校要联系一批与试点专业(集群)相匹配的行业企业,推动联合建立一批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中心等校级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力争使每个试点专业(集群)重点建成2—3个能够支撑自身转型发展的应用型实验室或专业实训基地。例如,化学化工学院新建“化工过程仿真实验室”“光山博正树脂有限公司信阳师范学院研发实验室”,扩建“化学工程与工艺试验教学中心”;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新建“机器人设计与应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新建“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研究所”“系统分析与集成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新建“建筑施工技术仿真实训实验室”“建筑施工过程及技术(实物)实训室”,完善“BIM系统”;美术学院对“视觉传达设计实训室”和“环境设计实训室”进行升级改造;传媒学院新建“全媒体制作中心”“动漫创作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条件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实践教育,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着力打造满足试点专业(集群)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坚持“引培并举、专兼结合、技能导向、保证质量”的原则,以高层次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有计划、分批次地建设一支理念先进、技能过硬、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力争使试点专业(集群)“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35%左右。按照“特殊人才、特殊待遇”“一人一策”和向试点专业(集群)政策倾斜等原则,大力实施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用5年时间,投入8 000万元,强力推进“360”人才引进计划、“南湖学者”人才奖励计划,集中力量引进高水平人才和科研团队,构筑高水平人才方阵,实现校级、省级、国家级不同层次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目标。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着力实施师资队伍转型发展项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优先保证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名额,并将企业经历、实践技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作为引进的重要指标;鼓励、指导各试点学院聘请优秀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各试点学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等挂职锻炼或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相关专业的教师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逐步提高试点专业(集群)“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完善校内政策,在绩效工资核算、培养培训、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7]。

(五)切实增强试点专业(集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实施科研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切实提升科技攻关和创新发展能力,使试点专业(集群)的科研成果转化比例显著提高。依托现有研究平台,积极推进现有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专业、重点研究平台,推动建设一批校企合作项目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重大项目,重点推动1个非金属矿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着力培育3个校级协同中心,建成6个高质量的科技合作平台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立足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结合区域支柱产业及行业发展需要,与有实力的企业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如整合植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茶学等学科专业力量,组建毛尖种质资源创新和茶产品研发中心,筹建茶学院,为信阳发展壮大毛尖茶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整合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设计、历史学、文化管理等学科专业以及学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等平台资源,筹建信阳文化艺术研究院,更好地为信阳红色文化、茶文化、根亲文化、淮河文化等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同时,依托现有的省、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加强管理和激励引导,促使各科研机构及创新团队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发展战略寻找研究课题,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参考文献:

[1]普锋.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4.

[2]黄玉芬.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法律地位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1,(27):162-163.

[3]蔡跃,王继平.从《联邦职业教育法》看德国行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25-27.

[4]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郭广军.《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对策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5,(9):5-8.

[6]李俊. 区域均衡发展视角下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2):50-54.

[7]厉有国. 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2):65-68.

(责任编辑:金云波)

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卢克平(1963—),男,河南舞钢人,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研究方向为多复变函数论、微分几何和高等教育管理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3-0089-05

·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启示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