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晋安区第七中心小学(350014) 徐是雯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语文课堂的推广应用
福建福州市晋安区第七中心小学(350014)徐是雯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推进教师的成长,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多媒体语文教学农村学校推广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信息网络的普及,新的教学工具、教学方式逐渐进入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踏上了左手鼠标、右手粉笔的新时代教学之路。多媒体教学首先提供的是一种环境,这个环境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活灵活现,充满着乐趣,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给予了学生逼真的画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拓宽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就能提高学习热情和效果。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时期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重大作用。
比如,《小英雄雨来》课程设计中,我这样安排:第一步,给学生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二步,和学生讲解这首歌曲的背景,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一个十来岁放牛娃为了掩护八路军和乡亲们撤离而英勇牺牲的故事。第三步,话题一转,给学生介绍另外一个小英雄,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这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认同感。两位小英雄和学生的年龄差不多大,在有感情的阅读中,学生体味到情景交融,心灵上与课文实现了交流和互动,这样他们就能心怀感情来学习。
小学生具有抽象思维理解力差、心理认知度低等特点,在直接讲述教学内容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很难想象相应的画面,对于内容也很难理解。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方言已逐渐成为他们的习惯思维语言,他们对于事物的感知依据,还远远停留在简单的书面术语上,缺乏对事物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比如,学生对于秋天的印象可能仅仅是“树叶落了;天变凉了”的直观感受。我再追问:“那秋天有声音吗?”这时学生大都一脸木然,在他们的印象中,秋天的声音应该就是落叶的声音。此时,我播放了视频《秋天》,伴随着优雅的音乐,画面中呈现出金黄色的一片片果实与树叶,树叶随风飘落,窸窸窣窣,很是优美。紧接着,我呈现了农民忙活的秋收景象,动物们为过冬而准备“粮食”,金色的田野中人、动物和植物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充满着情趣、热情和喜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将学生带回了生活中,直观的画面视觉冲击力,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对接起来,在心中形成相应的映照,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说道:“‘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和秋风告别。”回归自然、体会自然,多媒体拉近了人和自然的距离。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侧重让学生针对课文重点句子和主要段落进行死记硬背。因为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真正的学以致用。近几年,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农村小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五年级而言,每学期都设置了一个单元——综合性学习,这个单元的设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有一项要求是让学生去搜集姓氏的来源。班上学生的姓氏五花八门,每个学生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姓氏去寻找相应的资料,教师只负责告诉他们方法,而如何搜集信息,搜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何让自己的表述更生动,都成了学生自己要动手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单元学习中掌握了多媒体的应用,也开拓了思维。
教师要想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课件,就必须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深入细致地剖析教材,把握教材意图,研究教法,从而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成为丰富多彩的课件。教师在多媒体的应用中会不断钻研、学习、进步,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学生全面体会语文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与学中共同发展,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双赢。
多媒体引进语文课堂,给农村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给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契机。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能够在听觉、视觉等感觉上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虽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过很多困惑和瓶颈,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将会拥有更灿烂的明天。
(责编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2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