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启发下的培智课堂教学策略

2016-03-03 15:54李晓娟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 李晓娟



建构主义启发下的培智课堂教学策略

●李晓娟

摘要:为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培智学校可借鉴建构主义理论观点,通过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设置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放慢速度鼓励多感官体验、教学设计全面预设、鼓励学生尝试验证引导学习新知,同时采取设计层次性练习巩固已学知识、在情境中评估学习效果等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培智学校;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所接收的学生障碍程度越来越重,具有多重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初始导入、新知学习、练习巩固、检验结果等各个阶段抓住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逐渐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需要,但他们与普通儿童的一般认知规律和知识习得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针对目前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借鉴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中的观点,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出一些针对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较为有效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前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生活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认为选自生活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素材,一定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培智学校生源障碍程度的加重,智障学生在认知上的缺陷,导致其无法像普通儿童那样发挥想象,主动建立起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当课堂教学内容超出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范围时,学生很容易听不懂或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加之很多中重度智障学生对每天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关注,反而“视而不见”,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对教学中涉及的生活经验是陌生的。当教师用语言表达出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时,学生很可能根本无法把语言描述和大脑中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出现经验提取困难,很快就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

在进入正式教学前,教师可通过社会实践、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提前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为课堂学习做好经验储备。如学习认识果蔬时,课堂教学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超市和菜市场,引导学生多去看水果和蔬菜;学习超市购物前,建议家长去超市时带上孩子,指导其挑选物品、结账。这些经验的积累,会使学生与教师的教学较快产生共鸣。

(二)教学导入时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设置问题

建构主义提倡教师应在问题中帮学生习得知识。在教学伊始的导入环节,如何设计导入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呢?

首先可尝试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设计一个简洁的问题情境。如在学习集体按序取放衣物时,在导入环节中设计了两位教师一起挤着拿衣服,导致衣服掉了一地的情境,学生很容易发现了问题,对教师的“行为”表现出不解,注意力立刻都被吸引了过来。随后教师提出:“怎样拿衣服才能又快又好?”学生充满了疑问,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被激发,后续的教学就变得顺利了。

二、引导学习新知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尊重已有经验,放慢速度鼓励多感官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要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都有哪些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要确定学生解决某一问题的起点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多感官刺激丰富学生的原有经验,支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建构新知识。

如在学习清洗毛巾时,已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洗毛巾需要用洗衣粉或洗衣皂等洗涤用品,但在洗完第一遍以后看着一盆的泡沫和脏水,学生并不知道还需要用清水洗,洗到什么程度。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而是出示洗干净和没洗干净两块不同的毛巾,引导学生反复触摸、感受两块毛巾的不同。学生自己感受到含有洗衣粉水的毛巾很滑、很黏,不舒服,总结出要洗到毛巾不滑、不黏的结论。用这种方式教学,教师只需要提供大量感官刺激,引导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不易遗忘。

(二)教学设计注重全面预设,课堂教学鼓励尝试验证

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观,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呈现者,而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更多工作。

1.全面预设

分析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尽可能的全面预设。如在学习沏茶时,教师课前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预设了散装茶、袋泡茶等不同包装茶叶的沏泡方法,以及学生沏茶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茶叶放的量不合适、撕开袋泡茶的包装后不会正确放茶包等,同时设计了相应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整节课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服务者,在必要时进行启发引导和知识总结,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抛给学生,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但有时,即使教师的预设已经很全面了,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即时生成很多预设之外的行为,此时教师更要冷静处理,抓住核心的教学思想,并引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如在学习袋泡茶的沏茶方法时,有的学生直接把袋泡茶的茶包撕开,倒出了里面的茶叶末,这是教师在课前预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处理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做是不对的,而是引导学生观察用茶叶末沏茶后的情况并尝一尝。这样一来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也调动了其希望尽快解决问题的意愿。

2.鼓励尝试验证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尝试与验证。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发现”问题的过程,虽然有些时候会比较“占”时间,但这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当这些问题被学生发现,而不是教师直接提出时,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机会,当他们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就更加想知道解决的办法,学习的动机增强,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如在学习晾晒衣物时,晾衣架很高怎么办?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可以使用晾衣竿或者把晾衣架摇下来,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于是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站在椅子上、向上跳、直接往上抛等。教师没有直接对这些方法做出评价,而是组织学生逐一验证。最后当大家的方法都行不通时,教师作为学习伙伴演示自己的方法,得到认可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此时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都会有很大提高。

三、练习与巩固的策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中的合作,认为合作应该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在培智学校中,大量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有效的课堂练习与作业需要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组织生生合作,为学生习得知识技能提供辅助支持。

在实际教学中,单一重复的练习内容和不分难度层次的练习任务都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影响练习效果。要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达到练习要求,教师可根据需要将学生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和不同量的练习任务。

如练习使用购物单购物时,教师根据学生对数字、图片的使用能力将学生同质分组,并为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练习任务量。能力强弱不同的两组学生使用不同数量的购物单进行练习。这样一来,练习充满挑战性,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利用有限的练习时间提高熟练度,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放慢速度反复练习,达成学习目标。在练习表达购物需求时,教师将语言能力强弱不同的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同一小组内有的学生可以使用难度较大的表达方法——说句子,有的学生只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短语、词语、肢体语言等。此时,小组中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影响和带动其他成员,从而激发其他学生更多的语言潜能。在相同的时间里,能力弱的学生学有所得,能力强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评估检验的策略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基本不使用标准化测验,而是在情境中设计评估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检验。评估情境以真实情境最佳,但在经济、环境等条件限制下,也可以设计模拟真实的情境。如在评估学生招待客人的学习效果时,直接在学生家庭中评估比较困难(还需要真实的客人到访),教师就在学校家居室中设计了模拟客人来访的情境,邀请学生不熟悉的社会人士突然造访,观察记录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的真实表现。

真实情境中的评估,要求教师事先进行更多准备,以应对环境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如实景评估活动中,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与集体学习目标,教师可通过分组合作、集体操作、个别完成等多种评估形式;细化评价量规,邀请多元主体参与,增加评估结果的客观性;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拓展内容,在学生使用的资源、面对的问题上设置障碍或加深难度,考察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找新的教学点。

如在综合评估学生购买主食和蔬菜、做面、吃面等一系列知识技能时,教师可设计一个真实的生日聚餐情境,组织学生分别购买食材、做饭并一起用餐。在不同环节中,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分工合作,不同难度的任务会给每个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虽然活动看似随意、自由,但是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对各项评估内容进行详细的评估量规设计,做到心中有数。评估邀请菜摊老板、主食店老板、家长参与。在购买主食时,临时要求多购买一种主食或者多增加一个人的分量,观察学生的处理方式。

总之,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组织引导的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也更高,课堂教学效果往往较好。这是因为当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处处以学生为教学出发点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分析会更多,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预设考虑得更多,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讨论、评价,学生的潜在能力也被开发得更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都是积极向上和轻松愉快的,学生的很多潜能可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杨启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础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8).

[2]殷丹.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评价特殊学校的课堂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2002,(2).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4]申仁洪.全纳性学习环境的生态化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04,(1).

[5]吴永军.简谈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J].现代特殊教育,2002,(7).

[6]朱家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764

作者单位:(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100053)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