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朦
(黑龙江省讷河市教育幼儿园 黑龙江省 161300)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指导
张 朦
(黑龙江省讷河市教育幼儿园 黑龙江省 161300)
幼儿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其引导者,从幼儿的生活出发,为幼儿创造丰富适宜的材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观察、操作和积极探索发现的机会,并给与幼儿科学的、积极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评价,是有效开展科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科学活动 积极探索 科学评价
幼儿园的各领域教学活动都是互相渗透与融合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和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幼儿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呢?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要对活动内容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幼儿去主动探索,从中获得经验与乐趣,如:近期杉杉老师的一次科学探索活动《木耳的秘密》就是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孩子们都见过木耳、吃过木耳,但很少有幼儿了解木耳由小变大的现象和冷热水泡发木耳的快慢速度,这一选材让幼儿关心了周围的事物与环境,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触摸、对比来发现木耳的秘密,而不是教师的一味灌输到幼儿的头脑中,孩子们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积累经验,来获得的能力的提升。同样也完成了科学活动目标的核心内容:对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和培养科学的精神。如果不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让孩子们失去了活动的兴趣,缺乏真正的学习动机,那就必然是一次失败的教学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会经常考虑到投放材料的目的性,但一直存在着材料的投放比较单一,选择不丰富,也存在不典型等问题,这样会影响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过程的可操作性,为了促进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持久有效的研究应注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
教师应认真了解材料的结构与特征,是否能为本次教学活动有效的服务,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不丰富也会影响幼儿的探索与发现,因为材料可以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究,也是幼儿细心观察与思考的纽带,我们要充分的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一次在户外活动的操场上,孩子们在开心的游戏着,这是飞来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用尽全力把它捉住了,孩子们围着我,我告诉幼儿我们可以看看小蝴蝶,但不要伤害它,一会儿要把她放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我为孩子们介绍了蝴蝶的生长知识,小朋友们听得极其入神,回家还和爸爸妈妈讲了有关于蝴蝶的小知识。丰富真实的材料会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有探索的条件与机会,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水平的探索兴趣,让他们的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轻松愉悦,并能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同时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完成活动目标、重难点的重要条件。
在教学活动中,做幼儿的“帮助者”,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所不同,所以也就存在着个体差异,表现也就存在好的、不太好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尊重与包容,用积极的方式或者话语来引导他,保护他们有效的心灵,为其树立自信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耐心的听取不同的想法与意见,认识到每一位幼儿不同特点,让他们勇于探索,追求答案。在一次科学探索《有趣的蜡》的活动中,我班一位幼儿就是怕火,不敢动手,点着以后,我问他你发现了什么,他说会发光发热,我摸摸他的头并用语言对他表达了肯定,他显得很兴奋,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他与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了蜡的其他秘密,并对活动的目标有了很好的完成。
科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做好一名“引导者”,如:在中班的科学活动《浮与沉》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一些可以浮起来的物体,进而通过幼儿的交谈、讨论、来发现更多的探索方法,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回应与指导,由易到难的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全方位的参与活动,促进幼儿智能有效的发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幼儿更好的展现自我,体会发现的成功喜悦,来提升自己的经验。
多媒体课件突破了以往教师教具制作,语言描述等方式,通过生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的形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优势,深受幼儿的喜爱,。如:中班的科学活动《好玩的洞洞》,以洞洞为主题,利用有趣的图片、视频结合幼儿的实际、渗透着安全教育的探索活动,提高了幼儿对洞洞的认识,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同事利用多媒体中的音乐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形成了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轻松愉悦的进行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对每一位幼儿的闪光点又能给予积极的肯定,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当今的评价活动却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幼儿倾听,评价形式单一等现象,怎样才能对科学活动做出科学的评价呢?
教师在对幼儿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如果只是靠教师总结的语言、理论、枯燥的结论,容易让幼儿产生厌烦,如果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讨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这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可以让幼儿在倾听别人看法时,对自己有所评价和反思,学习他人的优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评价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一般我们开展活动,评价方式多以语言评价、物质评价为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评价,适当的物质评价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探索的道路更有方向,教师对幼儿的一个微笑、点头、关心、肯定,对幼儿而言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科学的评价还应该具体,具有针对性。当前教师多数还停留在“你真棒,你真好”等浅显空洞的评价,缺乏评价的针对性,如:可以对幼儿说你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的真仔细,将总结性的评价语言变为注重过程的评价,让幼儿在一次的活动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原理,而是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而带来的乐趣和积累方法的经验。
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都会出现幼儿对科学的探索与创造,对我们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指导的方法与策略,不去强加给予、强加的灌输,而是在宽松的情境中,在丰富的材料中,在教师的师德与智慧中让孩子们自由的探索,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幼儿快乐学习、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