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高流中学 翟大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探究
江苏省新沂市高流中学 翟大群
思想教育渗透的特点在于诱导点拨、循序渐进,只有渗得透,才能育得真。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转变了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作用,才会自觉地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有意性 感染性 时效性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必需的,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如果失去了思想教育,语文课也就失掉了灵魂并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探究。
所谓教育的有意性就是在施教者的主导作用下,将思想教育的目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的教育围绕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在转,思想教育目标形同虚设,甚至弃之不顾,严重背离了《课标》的有关规定。
有人说,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范文,其教育意义已自然而然地体现于字里行间了,再单独设立“思想教育目标”岂非多此一举?而对说明文之类的文章也要进行“思想教育”,更认为是牵强附会。这些观点无疑是片面的。以人教版课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为例,这是一篇介绍自然现象的科学考察报告,可称之为记叙性说明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只要抓住本文体裁特点,引导学生理清说明顺序,与其他说明文、记叙文加以比较即可。但是,如果我们把“环保意识教育”也列为一项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那么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深入一层了。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通过对泥石流成因和危害等的分析,让学生不仅了解了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危害,而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全社会都重视起来,环境、生态屡遭破坏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治理也是大有希望的。
这虽是“有意强化”,但却能促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其他学科,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何来“牵强附会”之感觉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用寥寥27个字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的“江南春图”。千百年来,它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迁夫游子对江南的无限遐想,又激发了多少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为捍卫这大好山河而慷慨奋发,甚至不惜以血相酬。这就是文学感染力所产生的效应。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这浩若烟海、绚丽多姿的文学作品,感染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从备课始就缘文求道,不仅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通过对作品炼字、遣词、行文的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体味文章蕴涵思想的深度、广度及高度。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把文质兼美的作品肢解处理成了“应试零件”,以“题海”代替了语文能力的训练,造成教育手段落后化、教育方法单一化、教育过程简单化。现在的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学生们盼望语文教学手段多样化;盼望能将现代传播媒体引入语文课堂;盼望能结合教学组织他们外出实践、参观、游览……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如何能满足于仅将现成答案提供给学生,而不去启发他们对事物作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呢?我们为什么不把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艺术感染的磁场,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在鲜明、形象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憧憬未来,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呢?我们怎样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学生通过密切观察、积极参与周边的事、景、物、情的变化发展,培养他们以全新的观念迈入社会呢?这难道不令我们深思吗?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所谓“难教”者,大概指的是教育没有立即“奏效”吧?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它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心理特征。特别是中学生,事事好奇,却又一知半解;崇拜偶像,却又独立反叛……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既不应回避,更不应以成年人的心态和要求去对待学生,以至“强人所难”。这样,就会如朱熹在《近思录》中所说:“志大心劳,力小任劳,恐终败事。”
思想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教育并非“查之即有答案”的练习填空题,任何试图通过空泛的说教就能“立竿见影”的想法都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定要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实际能力出发,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探寻循序渐进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遵循教育规律,淡化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式”的环境,让学生自然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自由认识美丑,分辨真伪,明察善恶,学会爱憎,丰富想象,陶冶情操。
思想教育隶属潜性教育艺术,其渗透特点在于诱导点拨,循序渐进。只有渗得透,才能育得真。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作用,才会自觉地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联系起来,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贴拢起来,拓宽教育的思略,提高教育的起点。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