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宏
(江南九义校)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作业设计方略
张映宏
(江南九义校)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和检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单调的作业形式,枯燥的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忽视实效性,使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优化初中化学课堂作业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我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优化化学课堂作业设计,谈谈肤浅的看法。
1.作业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教材
学生进入初三时,才开始接触化学学习,无基础,无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在继承以往习题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积极进行习题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作业内容的选择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准,不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习题的选择和编制,应充分体现习题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价值,注意选择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习题,通过改变题目呈现的情景,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习题的数量应适当,难度应适中,避免出现新的“繁”“难”“偏”现象。
2.初中化学课堂作业的设计要开放而有活力
课堂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具有开放性而且应有活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要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重视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要突出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过程。我们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即精心选题。在大量的教学资料中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例题、练习题、反馈题等。教师要选择应具有时代特色、训练思维有效、方法灵活、典型且代表性强的题目,不能将所有的题目一股脑地搬到课堂上来。
1.精心选题
(1)要吃透教材
只有吃透了教材,根据教材的系统性及其重点和难点,分清哪些题目是基础题,哪些题目是拓展题,哪些题是探究题。还有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要能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恰当地把握练习的难易度,才能使练习更加有效,还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围绕学生的学习实际问题,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与社会的发展”等知识点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要有分层练习的要求
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作业设计还要因人而异,要讲究层次性,为此我实施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愉悦、满足的心理需求。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学生等级评价,将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级别:a 组为基础题,b 组为中档题,c 组为综合题。要求学困生只完成a 组,中等生完成a、b 两组,学优生完成a、b、c 三组。只要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就能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解决学困生“吃不消”和学优生“吃不饱”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3)要选择生活化的练习
化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化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体现化学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生活情境中可以看到化学问题,运用化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化学更感兴趣。
2.精心设计
所谓精心设计就是对选出的题目进行精心的设计,明确哪些题目适合作为例题,哪些题目适合作为课堂练习,哪些题目适合作为课堂反馈,同时还要设计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区分类似的题目,甚至包括哪个题目先做哪个题目后做等等。设计要相互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选择灵活的练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交流等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发展;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应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认为,不仅要从“教”的角度来设计好的练习内容,还应从“学”的角度来安排好的练习方式,只有合理的练习方式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产生良好的影响。还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练习方法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笔试练习与口头解析,观看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选合适的练习方式,要有灵活性。例如,元素符号本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和转折点。如果到讲第三节时让学生在一节课全部记住是不现实的,我在讲完第一节课进行课堂练习时就开始教学生记元素符号,默写元素符号,下一堂课再测验一次。到讲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时,学生已记住一大半元素符号了。这样采用了分散、少量、多次练的方法,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灵活多样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就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还可以让教师通过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对症下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重视学科间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练习题目,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和“二氧化碳的溶于水的探究实验”中,运用了物理的“压强差”方面的原理;在“地球上碳——氧平衡探究中”,就运用了生物学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方面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究某些农药或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注意化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调查常见食品添加剂种类,讨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或探究。
5.重视学生作业效果的评价
教师可通过对学生作业全过程的考查与观察,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业成就、思维发展情况和情感态度等,还应该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比如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等;同伴可评价自己的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以及表现出来的各种优、缺点;学生个人可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反思,做自我学习评价,以肯定成绩,改进学习。
总之,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也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创设新的形式,发展新的题型,让作业发挥应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