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蓉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中心小学 酒泉瓜州 736100)
浅谈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侯艳蓉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中心小学 酒泉瓜州 73610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儿童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扬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落后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这是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
教学 目标 热情
做好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要放在与之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呢?作为教师,我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课堂教育的德育功能。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既定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也是检验一节课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因此要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就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找准本节课的“德育点”,准确地制订德育目标,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思想教育活动。
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不再受“知识中心”的束缚,而是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的完美整合,由过去只重视认知领域目标,扩展到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学法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等多个方面。这种开放性的目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进而也就成为连接学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
如美术教学《祖国工匠师的杰出创造》一课中,它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学时不能只让学生看看图,感受图片的美,口头上评评,说说而已,而应通过欣赏中国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建筑艺术,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传统艺术和民族特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艺术传统的亲切感情。在欣赏与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和熏陶。
当今为师已不再像过去,只需将教材上的内容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应大胆创新,开发新的、适应当地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带动学生创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除了在教学课本上的内容时要渗透德育因素外,还应在开发课程资源上,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找准“德育”与学科内容的结合点,实施德育教育。
如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我选取当地的英雄人物及革命纪念地为课题—《纪念碑前畅想》,让学生在此课题的学习探讨中受到教育;选取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获奖的场面入课,先让学生欣赏运动健儿的风姿,感受其精彩而动人的场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运动员获奖时的激动心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从小培育爱国思想和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
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举了劳动模范徐虎的事迹,许多同学对徐虎同志不怕脏、不怕累,修下水道,掏大粪的内容反应冷淡,不以为然。而我讲:外国人设专题研究掏大粪,每年还召开世界会议研究各国中学生厕所由谁打扫。日本中学就规定一律由学生打扫,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这节课,学生格外愿意听,许多学生主动记笔记,课后又悄悄写了日记。
德育教育它不是固定在某个环节中的,更不是某学科的单一任务。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容,灵活地找准教学环节,无论是课堂引入、教学新知还是课堂练习,都可适时渗透德育因素,实施德育的育人功能。
例如教师在“课堂引入”时,结合课堂内容,在给学生讲革命故事、介绍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助人为乐等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好奇的心理去学习,去探索新知。不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还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新知”时也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品质及心理素质。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在学习体会桂林山水的美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怀,从而激发建设美好家园、保护环境的热情。
在“作业练习”时也可通过巧妙地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数学课中,让学生计算奥运会、亚运会中国健儿夺得的金牌、银牌、铜牌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矿产开采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都有极大的好处。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调剂品,也是训练学生综合素质良机,更是一个学校充满生机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也要充分利用活动的机会渗透德育思想或者开展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国庆节开展“庆‘国庆’书画展”、“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书法等多种形式来赞美祖国、歌颂祖国,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五.四”、“一二.九”、“端午节”等开展主题队会,让学生记住这些特殊的日子,在他们的心灵里受到深刻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榜样的模仿也由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发展到对先烈和贤哲们的模仿,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就日趋稳定,德育教育也就能够很好的得到落实。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其实;德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
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德育为首,无论是在教学中的任一环节,都要时刻注意渗透德育思想,才能培养品质健全、心理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时时处处充满矛盾的工作,在这个极为广阔的天地中,教育者只要不断探索德育新招法,努力做到德育内容科学化,德育方法多样化,不断拓展德育空间,就能演奏出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时代强音,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