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2016-03-03 06:5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8期

罗 琳

(四川省营山县城北实验学校 四川营山 637700)

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罗 琳

(四川省营山县城北实验学校 四川营山 637700)

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后,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书写,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提出一些见解。

语文教学 阅读后感 方法引导 能力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以看出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用自己的笔书写情感,这就是读后感,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从“读后感”字面看,要求学生先去阅读文章,通过信息的搜集,学生内心深处才能够有感而发。因此,语文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阅读一本书,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歌,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感受到文章或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达到学生心灵的震撼,用笔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这就是读后感。[1]

一、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读后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联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其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这两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是具有核心的位置,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获取写作的素材;相反,写作是阅读能力是否提高的具体表现。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或者段落,识记住,放在自己的头脑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资源。因此,语文教师有效组织学生学写读后感,有利于学生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去朗读文章,让学生发现优美的意境,能够让学生领会文章中作者写作的独特手法,借鉴作者的写作特点,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去仿写,鼓励学生去写读后感,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与技巧。

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读后感的格式,指导学生掌握些读后感的方法

学生写读后感,其目的要让学生通过读文章去产生“感”。笔者认为读后感一般有三种格式:提供文章,让学生用简单的话语,限定字数采用缩写的办法写出文章内容的提纲;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写出学生的感受或者体会;学生在文章中去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读后感题目的确定,题目一般格式有《(文章题目)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文章题目)有感》,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感受,用一些简短的词语来作为读后感的题目,但是,在这个题目下学生还要注明——《读(文章题目)有感》,这二者两行的标题,有着一定的区别,第一行是读后感的主标题,第二行是读后感的副标题。[2]

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找准情感倾露的切入点,这是学生写好读后感的关键之处

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文章或者诗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乃至学生所持有的思想观点,给学生当参谋,帮助学生选好文章或者诗歌,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处不止一处,如果学生把这些感受统统都写下来,那么,这篇读后感就会像山涧的树林,树的种类繁多,类似平铺直叙,过多的感悟,就显得平淡无味,导致写得读后感凌乱不堪。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文章中,抓住感受最深的部位作为切入点,把它找出来,多次去阅读,读懂、读透,让学生认真去思考,去分析,结合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谈感想、谈认识;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角度去思考,也可以在文章中自己感觉到某一个人物的语言、形态、动作,或者心理活动,为切入点谈自己的认识、感想;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某个情节,让学生去挖掘出其中的内涵。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哪种角度,语文教师都有引导学生深挖细琢,让学生内心深处感受深刻,才能写出情感丰富的读后感。

四、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去写读后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可见,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事物发展变化,让学生有感而发。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口,去述说自己的感想,其实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事例是比较多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自身出发,结合学生个人实际去写读后感;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上有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事件,或者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让学生去谈观点;此外,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抓住具有典型的经历,或者学生在校内、班上、家庭里等所发生的事件谈认识。不管在哪种环境下,都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写读后感时候,突出一个焦点,突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观点,体现出读后感较强的时代感。

五、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运用一定的写作特点写读后感

读后感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学生对某事、某物进行议论,对具体的一些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一定的具体描述,同时,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学生写读后感要求学生经历具体的阅读过程,要亲身体会,结合自己或者他人的实践经验,通过读,读出情感,读出哲理。由此可见,读后感在写法方面,既需要学生写读的方面,也要写感的方面,可谓是读写有效结合。此外,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句子、段落,用原文引用,结合学生自己的语言,突出以夹叙夹议的手法去书写,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在议论的时候,是需要学生去分析,去说理,所选取的事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整个读后感从读到感,相互映衬。[3]

总之,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要立足于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精心指导学生有选择去阅读文章,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让兴趣与作文牵手”——汤丽红

[3]“中学生写作灵感的培育”——陈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