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春
(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0)
巧用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美术教学的思考
唐艳春
(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0)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美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再生动地表现出来。它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网络 美术教学 学生
在传授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信息的唯一携带者,他的主要作用是传授知识。而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美术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很方便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界面给学生规定同一信息内容的学习任务或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在教师监控下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进行直接的交互,通过网络空间交流信息,发表个人的不同观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教师也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形成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习惯。如在学习《奇妙有趣的脸谱》(美术欣赏)课时,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让学生自己查寻。在网上欣赏精美的脸谱图案、京剧片段,增强了感性认识,再讨论不同颜色脸谱人物的个性特征,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说出什么色代表什么个性的人,通过讨论、探索而得出自己的结论。[1]
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定位于“必修的文化课”,指出了美术的人文性质。这就要求美术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技能的文化层面,而必须提高到文化的学习层面,要求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重视美术技能的学习,加上受客观及主观条件的限制,很难找到大量的相关的优秀美术作品。现在我们应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美术教学,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到大量的、清晰的美术作品,而且了解了大量的美术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所赋予的深厚人文精神,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够了解美术家给予人类历史的积极影响。如在学习《荷花》(中国画)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网络欣赏大量的荷花图,并品析诵读有关荷花的诗词、散文,让学生在感受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之后,再来画荷花,学生的作品质量明显提高了。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先引导学生从作者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人手,了解了人文主义是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提倡人权,反对神权,与封建文化的宗教性质截然对立,再来欣赏作品的构图、色彩,最后再让学生感受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每一位学生都会谈出对作品的感受。
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综合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它创设了崭新的教学的环境。网络教育具有诸多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同时也具有随优点而来的弊端。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只需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学生的学习从富有情感的真实情境过渡到机器前,只有信息的流动,学生的认识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从而情感领域有所缺乏。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情感不可能与一个人的成长割裂开来,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习者习得知识、提高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顺应学习者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提高他们的情感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对此,我们针对同学情感发展方面的特点,利用情感的动力性、感染性和情境性等特点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出一些表扬的评价,如:“你真棒”,以及鼓励的评价:“没关系,再试一试”,再如利用笑脸图像感染学习者,使之产生愉悦情绪。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教学游戏、解决问题、积极反馈等多种形式,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坚强、自信、勇敢等感受和健康的人格;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采取角色扮演、巧妙提问、设置表达感情的环节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来构建协作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与他人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协作;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由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听、触等虚拟感觉世界,为参与者提供产生感觉的专用设施或装置,对虚拟的物体进行触摸、抓取或释放,与虚拟的对象进行交谈等等,使参与者能够有机地融入这一虚拟的环境中,并产生“真实”的体验。[2]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美术教学,有其强大的优越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动力性、感染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将情感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使其在“知”、“情”、“意”三方面均衡发展。
[1] 柳锦霞.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J]. 教书育人. 2008(10)
[2] 许守田.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校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职教论坛. 2008(0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