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与文学发展的载体

2016-03-03 06:50王小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8期

王小波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重庆 408000)

鲁迅作品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与文学发展的载体

王小波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重庆 408000)

鲁迅先生作品,集独特性、深刻性、丰富性、多义性于一体,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进入中学课堂。至今,中学语文教材所收鲁迅作品,无论数量还是所选范围是无人企及。目前,鲁迅作品仍然是引领学生认识中国现代社会与文学发展的载体。

一、鲁迅作品的内容再现了旧中国的历史

现行中学语文所选鲁迅作品,不仅写作时间跨度长,而且作品内容也相当丰富。再现了旧中国的那一段历史,不愧为可读性强的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教科书。

如《朝花夕拾》虽是专为追怀青少年时代往事而作,但内容仍较为丰富。既描写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师友诚挚的怀念,又真实地抒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多年作者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地再现社会生活的一角,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关于认识当时社会风俗、人间琐事和人物美丑的价值观念的平台。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对童年生活描写得最为详尽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百草园”童年乐园式里生活画面,在一代又一代国人心灵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笔者认为,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中,着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现实,将有限的笔触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关注最底层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和具有的精神面貌,对其现实社会人生进行冷峻刻画,作品所选取的场景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通过《孔乙己》中孔乙己几个悲惨生活片断,我们认识了“孔乙己”及其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旧知识分子形象,了解了他们悲惨命运。在《祝福》的祝福声中,我们听到 “祥林嫂” 悲惨离去的消息。作者笔下祥林嫂毫无希望、就是有点希望也要被扑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祥林嫂那“想做奴隶不得”的命运无不让人感到心寒;《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另一个侧面,把当时家庭的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对家庭与社会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阿Q正传》,则是作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反映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其社会环境描写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其他作品。阿Q形象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国民中存在的病态心理,画出 “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鞭挞了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毒害,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教材先后出现的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阿Q等形象,以及围绕这些人物展开的社会生活图画、生活场景、风土人情,成为世人特别是当代国人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的桥梁。而鲁迅其他作品或多或少再现了历史,加深读者对社会认识。可以说,鲁迅先生作品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鲁迅作品的创作反映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五四”前后爆发的新文化运动,是特定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产物,是近代中国长期物质、思想准备的必然结果。震撼中国大地,洗涤人们思想,开启了新纪元,催生并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鲁迅的创作,经历了“五四”前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正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大师、思想启蒙者的引领,从内容到艺术上的大胆实践及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坛能继承新文化运动精神,朝着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以至于影响到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为现当代文学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狂人日记》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该小说发表宣告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一个新时期。无论是语言形式的表现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还是思想内容反映都具有划时代意义。鲁迅系列作品注重语言形式运用探索,在当时起到率先垂范作用;也始终坚持在作品思想内容上传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精神,高举 “民主”和“科学”旗帜,在“四个提倡”与“四个反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示范作用。

从《故乡》、《祝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小说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是现代文学作品的范本,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典范。《彷徨》艺术技巧表现十分 “圆熟”,值得学习与借鉴。王富仁在《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里指出 “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民族语言的功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鲁迅的卓越追求、大胆创新,是在传播新文化精神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是对民族和世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尤其是具有 “史诗”称的鲁迅杂文,不仅较为全面记录了作为革命家、思想家鲁迅的战斗事迹,更旗帜鲜明地、直接地反映所处时代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

三、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唤起了国人的警醒

鲁迅所处时代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一个转型时期,白色恐怖、残酷现实激起了一大批民主志士的战斗呐喊。他们用不同方式战斗,在不同场合里斗争,留下了一个个扣人心肺、震撼心灵的故事。

鲁迅来是以文学创作及其作品作为最有效战斗方式和武器,再现社会生活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专制中,揭示国民劣根性、弱点和不觉醒。在《孔乙己》中塑造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旧事重提”散文对逝去孩童时期生活感受回忆,是对封建习俗和文化尖锐讽刺和批判。就是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字里行间,仍充满生机和活力,渗透作者强烈感情。

鲁迅杂文是作者“神经”对不同文化现象、不同人物的“感应”,更有作独特作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作者为鼓舞民族自信心而作,具有强烈鼓动性,具有坚强战斗力。从 “呐喊”中,使我们看到鲁迅作为一个革命者为改良社会、拯救国民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这些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无论是 “呐喊”还是 “彷徨”,虽说跨越近一个世纪,但对当代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仍会产生强烈的警醒。唤起他们去对当时社会反思,寻求社会发展,倍加珍惜现社会生活环境,增强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同感。

借鲁迅作品引领学生走向鲁迅,认识鲁迅,传承鲁迅精神,无疑是一有效载体。作为教师要扎实搞好鲁迅作品教育教学,巩固好、维护好、使用好这载体,发挥其在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