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霞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中心小学 辽宁大石桥 115100)
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写作文
赵洪霞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中心小学 辽宁大石桥 115100)
一提到作文,许多老师直摇头,学生们更是苦挠头。分析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们不知道写什么,也没兴趣写,老师们面对“挤”出来的“牙膏”,更是无从下手。我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性思考,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生活 积累 阅读 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目的是满足学生自我表达和生活交际的需要。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应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让作文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我认为作文应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初中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
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初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学习《故乡》等课文后,就要训练学生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每单元一次的习作,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指导性练习,不是学生习作的指标性任务。这些习作量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习作需要,适当增加练笔的密度和频率,多为学生创造书面表达的机会,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生作文,同时运用文字记录生活、再现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真切感受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从而产生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强烈欲望。
写日记是一种个性化的书面表达行为,它不受任何限制,想记什么就记什么,往往记的是实事,抒的是真情。长期坚持写观察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能增加语言积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记日记的好处,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写日记是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的需要。同时,要善待学生的日记,因为日记是个人隐私,许多小朋友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日记公之于众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日记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自由,不可把他们的日记当做一般的作业。要批改、讲评、展示学生的日记,必须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对于学生的每一篇日记,批改时比较适合实行“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不断地给予激励。尤其是班里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做能消除学生对日记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写日记的自信心和对日记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日记氛围”。教师可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日记的机会,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切磋,共享成功的愉悦,使他们感受到记日记是件自由、轻松、愉快的事,从而爱上日记,乐写日记,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人在生活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作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引导学生为参与社会实践需要而学写作,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而写作。 1、加强应用文训练,并开拓应用的渠道和机会,培养学生用书面语言与别人交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如,学习书信,就结合暑假让学生给老师或同学写信,小伙伴互通信件,交流七彩的假期生活。在平时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向老师写请假条,向学校总务处写物品领条,给家人写留言条,替邻居写寻物(招领)启事。结合班内外地学生较多,可安排节假日给家乡亲人写慰问信,使学生感知应用文的重要性,产生学好应用文的愿望和决心。
有了写作兴趣,学生就乐于动笔。把生活融入作文,作文离学生就不再遥远。学生有内容可写,就彻底改变了老师摇头、学生挠头的写作局面。而且,在记录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在逐步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得到了培育,学生的良好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