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2016-03-03 06:5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8期

何 琪

(敦煌市阳关中学 甘肃敦煌 736200)

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何 琪

(敦煌市阳关中学 甘肃敦煌 736200)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谓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但是我们发现在语文阅读这个领域要想让学生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不仅对学生自身来说比较难,大多数老师也往往是无计可施。归其根本原因还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主体能力,教师又过多的干预,最终造成学生能力提高较为缓慢,影响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的思考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备课中主体缺失。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总是把教学内容放在第一位,如何高效快速的把知识传达给学生,是教师教学备课的重难点,但是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怎样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己无法选择的,也是往往被老师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在一些较有难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自觉的就“包办”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一方面,我们的阅读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社会生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总是不自觉的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课堂里,框在题海里,远离社会或者不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环境,使得学生无法与阅读教材达成共鸣,更损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等其他原因,越过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教学而教学。

3.封闭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教案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操纵者师生的教学活力,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答案。这种严格执行教案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保证教学的有序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思想强加于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

4.阅读训练测试的模式化。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阅读教学的训练测试陷于了模式化的怪圈,训练内容的固定抑制了学生语言感受的灵动多变,训练形式的定型则遏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散,训练答案的绝对统一扼杀了学生主体的创造意识。

5.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淡薄。首先对课堂阅读没有兴趣,有畏难情绪。在我们一味“肢解”美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力不从心,感到的是单调乏味;其次心理闭锁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特殊的青春发育期里很多学生开始有了自我认识,同时也让自己开始变得自尊心更强,害怕老师的批判和同学的嘲笑,因此他们开始害怕自己的想法不够正确;再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学生不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也无法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最后,在教学中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

6.学生主体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多种有效的阅读方法,造成学生在阅读中困难重重,也是造成学生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只有过程没有效果。

7.学生主体阅读内容不充足。一方面,学生主体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无法走进我们的阅读教材。其另一方面,学生阅读内容少,积淀浅薄,缺乏语文功底。学生读的书少,文学感受力不足,知识面窄,无法与材料和老师产生共鸣,使得主体参与到阅读教学的程度受到限制。

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1.摆正师生位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是学生的领路人,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的。曾经听教育专家王新民老师的课时说:“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不要干预学生的学习”。教科版七年级思品课程中也明确的讲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站对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任务,我们要做学生阅读中睿智的引领者,忠实的倾听者,由衷的赞美着。冲破“师道尊严”的观念,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才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基础。其次,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读课文的时间,保证学生独立思考、体验、理解的时间,哪种连课文都没有看完就急于发问的教学,不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如果学生个体对阅读材料缺乏感知的话,那么所谓的合作、探究也只是一句空话。

2.教师充分备课,打造开放式的课堂。为了避免把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演绎成程式化的“教案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学习有专业的语文老师转型成渊博的语文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状况,灵活备课,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阅读中去,并让其能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老师引领大家前进,改变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被老师推着前进的尴尬局面。

3.传授阅读方法,学生轻松阅读。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径和程序。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在阅读中从容的获取信息,才能离开老师不显得茫然无措,也才能在课外自由而有效的阅读。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比如:(1)教给学生阅读的一般方法:根据作品文体抓住阅读的中心;根据文章的“文言”来体味文章的情感;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更深的内涵;(2)教给学生阅读方式:精读、略读、浏览;默读、朗读等。久而久之,学生离开老师在阅读实践中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并且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轻松更有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培养学生多读书的好习惯,坚持读书的习惯,读好书的好习惯,并把它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5.落实评价机制,激励学生阅读。学生进行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有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来鼓励学生阅读。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交流活动,欣赏阅读记录,也可以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等了解和评价学生的阅读。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想迅速走出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以自身带动学生的学习,就能扎实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一起从初中的阅读教学实际出发,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去努力挖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探求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