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生成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6-03-03 06:50于世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8期

于世才

(延吉市三道镇煤矿学校 吉林延吉 133006)

预设、生成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于世才

(延吉市三道镇煤矿学校 吉林延吉 133006)

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都要面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问题,很多老师在讨论这两种情况的利弊,有的老师喜欢预设课,有的老师喜欢生成课。就笔者看来,生成课更能考验教师的能力,也是更能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方法。教师要勇于面对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对待,冷静处理。教师要以有价值、有创新的情境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和谐有效。

初中数学 预设 生成 重要性 平衡

预设与生成是伴随新课程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这两种情况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早已出现,只是没有拿出来当做一个重要的话题去讨论利弊。今天我们看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科学预设

1.科学合理

预设本身来说就是一种猜想,一种假设。但是在教学中,这种假设要十分接近实际,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做出最有价值、最有实践力的预设。所以,做出一系列科学、全面、合理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进行效果如何。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应在“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既要寻找知识的固着点,也要关注知识的增长点,这样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也使思维得以深化。例如,在三角形中,∠ABC =90°,AB=BC,D为AC上一点,分别过 A,C作B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EF+AE=CF。在学生思考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预设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结果一致,说明预设精准,以后可以继续,结果不一致,就需要改进和完善。

2.全面连续

预设不仅仅是指教师的备课,它其实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一个计划案只有付诸实施了之后才有价值,我们不能为了预设而预设,而是要注重结果和长期作用。预设主要体现在上课之前,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预想及安排,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选出有梯度、有思维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思总结。

二、灵活生成

1.生成和动态生成

所谓“生成”,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所出现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新目标、新问题等未含在预设中的新的教学资源。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倘若教师没有作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可能是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单纯的动态生成的课还比较少,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

2.情境创设,促进生成

生成是有条件的,而且我们要的是高效的生成,而不是简单的生成就结束了。生成如果不能好好引导和利用,或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学习总是与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理解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所以,在生成的课堂中,若能提供相关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积极生成,教师预设的新知识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我认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人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利用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三角形ABC中,AB=AC,AD=AE,AB、DC相交于点M,AC、BE相交于点N,∠DAB=∠EAC.求证:△ADM≌△AEN.这个问题上,可以先给出条件,不给出问题。问学生: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这样让学生自己思考,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3.巧用错误

一切课堂上即兴情况下引发的思考都是值得利用的,就连错误也值得利用。生成是灵活的,可以是老师引导生成,也可以是无意中生成。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思维发育不完善,与教师思考的角度有些不一样,教师在解决很多问题之后,对于知识的了解非常的透彻,但是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这些知识,不能将思维很好的转换,处理题目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在教师看来,这些错误或许很简单,但是学生如果不跳出思维定式的话,是不容易发现自己错在哪里的。虽然“错误”有许多的弊端,但是运用的好,价值十分可观,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只需要稍微加以引导,接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立即打断,如果教师及时打断,很有可能让学生错过一次深层次探索的机会。而且当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自信心会提升很多。

结语

一切研究的结果都是指向更高效地学习,预设也好,生成也罢,只要有对学生学习有益的地方,就都可以合理使用。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的生成,而缺少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教学则会变得无序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针对具体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