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佳
(讷河市同义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讷河 161343)
初中语文古文教学的几点方法
张 佳
(讷河市同义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讷河 161343)
古文知识之所以难学,是因为不管是在语音、语义上,还是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上,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努力提升自身的欣赏品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围绕学生展开语文古文教学活动。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方法。
语文 古文教学 策略研究
作为中学阶段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占领着重要位置,它是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教学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所占的篇幅较大,足以看出其重要性。再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文言文作为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文化物质财富,我们必须要学好文言文,参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来提出解决办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会读和背诵古诗就行了,所以对于具体的理解和体验教学不够重视,语文古诗教学被简单理解成为背诵和朗读。这样会使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收到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突破这种教学模式的束缚,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想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在诵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诗中的情景。这样学生在吟咏诵读的过程中对于古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1]
文言文距离现在较为久远,如果学生对作品的背景知识缺少足够的了解,那么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地融会贯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作品有一个系统透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作品背景知识的导入,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时代背景: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而作者陶渊明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 年),当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下这一作品。作品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通过教师对背景知识的导入,学生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学习这篇文言文时,便能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愿,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主旨。[2]
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的常用教法是,先让学生自己预习,读两遍,然后就逐字逐句的讲解意思,让学生用笔把它记下来,再背诵。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没有随着学习文章的增多而提高,不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中,费力不讨好。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的是朗诵。在古装戏中,看到古代的学生一个个摇头晃脑的背诵三字经,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进行教学文言文时,我会先范读一两遍,让学生认真的听,并注意强调在句子中的停顿,还有个别的与现代汉语字形相同,字音不同的,注意它的发音。然后安排学生回家后把它读熟,最好是能够把它背下来。上课时比赛读、背,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然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境,感受文言文的文字美,韵律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查阅工具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不懂的字词,养成读书时用笔在书上圈画的习惯。想当年毛主席看《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时,书上的笔记是做得密密麻麻,把书都翻烂了,不然怎么能写出气势磅礴的文章来。学生确实有不懂的地方,用笔把它记下来,上课时,这就是老师和同学要一起来讨论,共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翻译,只要大概意思正确,就要对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要着重强调。
翻译作为学生理解文言文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初中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首先,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翻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一味地听,然后再根据教师给的重点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对提高学习文言文质量来说简直杯水车薪。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翻译,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其次,在翻译的方法上来看,如果一字一句地去翻译,虽然能涉及每个知识点,但是学习未免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一般来说,文言文刚开始侧重于直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翻译句子要自然流畅且有文采,不能生搬硬套。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再次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给出意见,进行总结。[3]
综上所述,在初中古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古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初中古文知识学习来说,理解性记忆的效果要远远超过死记硬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设计,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钱明风.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2):89.
[2]周琦恋.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5).
[3]简家艳.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 2014 (44) :53-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