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文
(湖北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 湖北宜昌 443100)
关于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车友文
(湖北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 湖北宜昌 443100)
生物学素养是众多科学素养之一,而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三大能力是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主要内容,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主要手段。作为一名一线的生物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文是研究者在生物学实验课中的一点教学经验和体会,希望为如何培养学生们生物学素养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问题 对策
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新课标要求在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文章结合《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实践,概括生物学科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总结了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1]
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学科与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共同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而习得的,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教材大量设置了“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实验”“探究”“与生活的联系”“知识链接”“科学前沿”“技能训练”“模型建构”等小栏目。这些栏目是根据《生物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结合高中学生思维水平及特点精心设置的,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改变学习方式”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例如,在“实验与探究”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在探究中学知识,养成探究的意识和精神,动手能力也有进一步提高。因此,教材栏目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不可轻易否定。[2]
但是,每一种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教材栏目同样如此。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和教学情境超越教材栏目开展教学才是正确的选择,即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栏目本身或内容进行取舍、补充、替换。例如“资料分析”中的“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内容应补充更翔实的内容及更多联系生活的实例。教学中有时因为时间或环境限制,可对“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等内容做“忽略”或“替换”处理。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生物实验的进一步要求。生物实验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让学生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例如,教材中只用蔗糖溶液作为外界溶液。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开,由于蔗糖本身是无色的,因此并不能直接证明间隙中充满了蔗糖溶液,因此无法直接证明细胞壁的全透性,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尝试用少量红墨水与30%蔗糖的混合溶液作为外界溶液,实验现象明显,间隙中的颜色与液泡的颜色对比鲜明。在实验中,原生质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了红色溶液,而液泡中始终是无色的,也就说明了红色液体能进入细胞壁但不能进入原生质层,这就直接证明了细胞壁的全透性,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生物课产生了无穷的兴趣之后,就会积极地去参与,去完成。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把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富有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真知。例如,我在教学《铁生锈了》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生活当中有哪些东西容易生锈,然后再在课堂上呈现一些生了铁锈的金属,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生了锈的金属,并适时的设置悬念:为什么这些金属会出现这种生锈的现象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的预期目标。
而生物学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一个实验要做的成功,首先要求学生做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操作要规范,这是保证实验顺利成功进行的保证。这就要求在实验课上能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动作要规范。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老师必须规范的给学生做示范,以便让学生们能够模仿。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中,老师必须就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观察等一系列的操作进行示范,再让学生们模仿,练习,以规范他们的实验操作,达到熟练规范的目的。
2.提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中,老师首先提出问题:这个实验的关键是什么,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学生们自然就会回答:是有无气泡,那么,怎样才能不产生气泡呢,根据这些问题,学生们自然就会严格按照老师示范的步骤去做:正确的取、放盖玻片,然后还得压平,以避免产生气泡,这样才能清楚的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总之,生物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师应认真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原康,解凯彬.将生物学素养的提高贯穿教学始终.浅析高中生物课标核心理念[J].新课程:下旬,2014(8).
[2]龚大洁,王飞.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