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陈阳(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韩陈阳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网络资源学习。目前,在高中的教学设计中,计算机网络已经不断普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教育课程有着深刻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程设计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初中教学课堂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习的根本,是民族发展之要,各行各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开展逐渐成为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又一大着眼点,信息技术表现出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就使得多数信息教育者以新课改作为教学思想。本文就结合新课改理念谈谈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是以新课程目标作为教学理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计算机,高中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同时,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与信息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的信息传输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教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信息人才的培养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就目前的教学形式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很多的问题。高中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其发展的根本是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教学还在于教师在学习中起引导作用,核心理念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及时要求学生巩固知识型技能训练,从而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质量。
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大多数信息科目能力较弱的学生都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兴趣是提升信息能力的关键。要想取得信息研究上的成功,培养兴趣是前提。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一些学生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并未对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实不然。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很重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信息技术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研究兴趣就是老师给予他们的肯定,教导学生多发现新事物,树立他们学习信息课程的信心。
据调查,高中生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设计是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思想,教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多教导学生体验生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自己的领悟就会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一定的见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设计本身就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一般来说,学生的课余时间都非常有限,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写长篇大论的代码,学生就会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打开心扉,享受设计程序代码带来的乐趣。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合作式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特殊性,它实行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翻转式的课堂中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据2012年8月份科学研究调查以及问卷报告显示,57%的调查受访者表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比较重要,15%的调查受访教师表示学生的学习心态很重要,其余的受访者均表示翻转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课堂模式在教学研究上具有选择性、灵活性以及针对性等特点,而最重要的是合作式课堂具有长久性的重要特点。美国专家Mikir曾表示教学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保证信息的内外吸收。然而,从两者的差异上讲,合作式课堂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比较重视教学重点,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导致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20世纪8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Web Questt(网络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研究性以及思维发展性等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就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而言,许多教师的教学教案还不是很完善。Web Quest教学模式是教学的核心思想,新一轮的资源设计改革始终存在一些教育弊端。当今社会,课程变革在学习方面存在缺陷,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案例严重偏离了学生的思维。
Web Quest网络学习平台是基于教学模式存在的,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学习模块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发展。教师还需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设计筛选,对信息资源的优劣势进行全方面比较,最终才能实现网络信息课程资源的发展。
[1]朱水萍.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误区及变革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2]吕宪军,王延玲.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8(1).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