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丽,龚阔英
(咸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陕西 咸阳 712000)
清代商洛地区书院教学及管理考略
黎文丽,龚阔英
(咸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陕西 咸阳 712000)
清代商洛地区先后建有书院8所。书院一般由山长主持讲学并管理院务,学生数额根据书院规模和当地人口多少决定。书院教学主要采用名流讲学、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等方式,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租金、官府拨置、私人捐赠等。光绪年间清廷下令停止科举后,旧式书院相继改为新式学堂。
清代;商洛;书院;教育
书院产生于唐代,是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一种传统形式,是士子们开展读书、教书、讲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清代,朝廷对书院有政策支持,陕西书院也得到发展,陕南书院达到42所,其中汉中22所、安康12所、商洛8所。[1]就陕西而言,研究往往集中在关中书院等著名书院而忽略其他,其实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对于启发民智、传播文化更为重要。柞水县建于道光七年(1827)的《建修义川书院碑记》就记载创建书院的目的是为了明道学、造人才、厚风俗,起名“义川”是因为“非义无以为士,亦非义不足为学,其惟审夫取舍。则义博学强记;则义修明孝弟,敦尚廉耻耳;则义执德信道,力行不倦;则义遵下学之轨,而究上达之用;则义执养正之要,而崇作圣之基也乎!”[2]871因此,考察这些地区的书院发展、教育思想等对于当今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清代商洛地区先后建有书院8所。其中,创建时
间最早的是商山书院,明嘉靖元年(1522)建于州城金凤山大云寺,明末遭兵燹废,清乾隆元年(1736)知州王如玖复修于大云寺旧址。青山书院,乾隆十二年(1747)以商南县城东关内旧学宫为基础扩建而成。丰阳书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于山阳县城东北,同治七年(1868)重建于文庙东侧。洛源书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创建于洛南县署西,取名燕山学舍,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后改名为洛源书院。安业书院,嘉庆初年(约1796)创建于镇安县城东关。冠山书院,道光七年(1827)创建于丹凤县城北鸡冠山麓,光绪六年(1880)重修后更名为崇正书院。义川书院,道光七年(1827)创建于孝义厅(今陕西柞水县)南街。薰德书院,光绪十年(1884)创建于商州腰市镇娘娘庙右。
清代书院创建选址一般都在山青水秀、幽僻雅致的佳处,讲学研习于山水间,既能增长学识,又能怡情养性。乾隆元年(1736),商洛知州王如玖在大云寺商山书院旧址新修学舍三楹,使商山书院得以恢复。商山地形险要,景色幽胜,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即隐居于此。书院建于此地有利于静心研读、修身养性。乾隆五十一年(1786),洛南知县何树滋利用义学旧址创建燕山学舍,学舍“背坐燕子山,面对壮头山,文星文峰,天然遥列。且武里水绕于前,洛水经其后,信足以萃一邑之秀而成远大之规也”。[3]188这说明修建者在选择学习场所时对周围环境进行过综合考量。冠山书院也修建于风景秀丽的凤冠山下。
书院一般都有校舍,且设置和布局各有特点。青山书院本以旧学宫扩建而成,道光十二年(1832)商南县令胡大华在县城东南隅兴建文昌宫并移青山书院于此。书院为九脊歇山式建筑,有大殿三楹,高30米,宽20米,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厢房6间。光绪六年(1880),在主楼的东西两侧各建套院1个,号房18间;东院为考院,也是学生读书处,西院为三进式套院,是藏书及名人学士吟诗作画处,院前是操场。可见青山书院规模宏大、布局齐整。商山书院本建于州城金凤山上,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罗文思针对书院地址偏僻、士子就学不便的景况,先后捐俸银400余两买城东门内私人宅地9亩、房16间,整修扩建书院。洛源书院是在社学旧址上兴建的,当时有上房5间、讲堂3间、回廊5间、大门3间,内有屏风,外有照墙,左右厢房12间。丰阳书院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增修后占地6亩,计房38间。冠山书院,有院舍20余间。
书院一般由山长主持讲学并管理院务,首士办理生活事务,学长负责生员学习。山阳书院由训导或教谕监院,另设山长1人主持,经师、斋长各2人。学者们在书院传道授业、倾注心力,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当地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现仅举数例如下:
陈绶,洛南县人,同治十二年(1873)得拔贡,次年入京应试,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级,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陈绶辞官回乡后任洛源书院山长三十余年。他学识渊博,教导有方,光绪年间名魁金榜者多出自其门下。陕西巡抚尹允升曾题以“商山齿德”,陕西学台朱为曾题“澹泊明志”以表其高风。陈绶在光绪年间编纂了《洛南县乡土志》。
屈秀声,丹凤县人,咸丰年间会试恩科举人,候铨知县,然厌政乐教,主讲于商南县青山书院,复设帐教学于龙驹寨之百顷湾,成就后学,不计酬金。乡人以“不求闻达,声名日著”赞之。
陈锡喆,丹凤县人,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副贡,曾任直隶州州判,正黄旗官学汉教习,后任商山书院山长。优于文学,著有《喜园诗集》及《喜园传戏曲》。
书院生员分为两类,一是已经入学的秀才和乡试应考的秀才,每月进行两次文生月课;二是经县试后合格的童生,在院内续读,赋诗作文,准备府考。书院生员数额的多少,根据书院规模和当地人口决定,如冠山(崇正)书院有“常课”生员30余人、“月课”生员20余人。山阳书院生员一般二三十人。安业书院每年招收童生入院,院中童生多时达50~60人,少则10余人。
书院以研习儒家典籍为主,间亦议论时政,这些对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山阳书院、安业书院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按个人进展快慢授课,不分班级。冠山(崇正)书院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知、仁、圣、义、忠、和为“六德”,以孝、友、睦、姻、任、恤为“六行”。按季节安排正课,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同时,按照个人的兴趣安排学习一些与正课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有所谓“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写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通过这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深化对正课
学习的理解和体会。冠山书院建立后,境内学风日盛,进士、举人、贡员有籍可考者50余人。据《续修商县志稿》载,当时冠山书院与州治之商山书院并行,有“西有秀阁书声,东有冠山书声”之赞。
书院教学方式,除延请名流学者或大儒们讲学外,主要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等形式。书院教师多为有功名或未仕的知识分子。安业书院山长除负责书院课程安排外,每月还亲自授课6节。州官均兼负州学、书院教学,每月讲授月课,定期考试阅卷。乾隆年间知州罗文思聘请“名贤大儒”担任商山书院山长、主讲、教习,并亲授“官课”,自拟“揭课仕之大纲”考核士子,撰写《相题论》《惜字引》刻于石碑,镶砌于大堂屏门左右以鼓励士子。[4]623罗文思《创建商山书院记》有:“诸生幸生于今,抚怀昔古,不甘卑就,翱翔乎道德之林,沉酣乎仁义之府,耳濡目染,日变月化。其上者处为名儒,出为良臣,本其所学,可以鼓吹休明,导扬盛治;即其次,亦不失为乡里洁清淳谨之彦。”[3]225既说明修建书院的目的,也是对生员的鼓励。商山书院首任山长即三原进士马理(官至光禄寺卿,致仕后来商州)。书院广聘名流以课士子,曾任河南睢州州判、四川绵州州判的选贡王学逊和曾任江南泗州知州前户部主事的进士陈慕楷等都先后来院执教。一时士人云集,文风丕变,名士济济而出,书院美名远扬。
清代书院考试有官试和师试两种,由州县地方官和山长分别组织进行。商山书院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为例行日课,每年由官府考试一次,院方自行考试两次,每隔三年参加科举考试一次。冠山(崇正)书院按月考试,张榜公布。安业书院每年二月初二考试,学业期满但考试不及格者让其肄业。
书院也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和纪律。商山书院屏门大书朱子白鹿洞书院教规,从修身、处事、待物等方面引导学生。丰阳书院的纪律谓之《教约八禁》,其文曰:首谨朔望礼仪,次禁擅行出入,三禁吸烟,四禁赌博,五禁争斗,六禁群饮,七禁闲游街市,八禁占锁空房。这八条禁约与泾阳县味经书院柏景伟对生员提出的教约是一致的。安业书院的条规严格,用石刻刊于墙壁,违者轻则追究、重则开除。
青山书院所采用的规章制度均仿照江西豫章书院学约,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讨论。江西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成为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至清代因康雍乾三位皇帝以及政府的重视,书院在清中叶发展到达顶峰:名师云集、藏书丰厚,成为当时全国闻名遐迩的大型书院之一。青山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讲学事宜。主讲由县令聘请学者、名流担任,县令也兼课。书院还设有书斗1人,具体办理考务;首士1人,管理学员生活;学长1人,协助山长办理学员学习事宜。在书院学习的生员一般是才学较好的秀才,也有优秀的童生,名额不限,多则30余人,少时10余人。生员每月享有膏银2至3两不等。学习内容为四书、五经、经史、八股文、五言八韵诗等。学习形式是每月定期开讲1次,考试2次。考试内容有经史、八股文、试贴诗、词赋、策论等。两次考试中1次为“官课”,即由县令主持出题、阅卷、定等;另1次为“师课”,由山长主持命题、阅卷、定等。成绩优秀者发给奖银。除开课考试以外,平时均为自修,但必须按月呈送所写的文章、诗、词、赋,并请山长、主讲批阅。授业时间一般以开科大比为限(一般为3年),大比未第者允许重读,下科再试。
教育经费是书院的经济支柱,对于书院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安康地区最早的仰山书院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后来因为经费不足只维持了两年即停办。书院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有学田租金、官府拨置、私人捐赠等。商山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罗文思因见书院地址偏僻、校舍狭窄,先后捐俸银400余两,整修扩建书院。光绪三年(1877),省府始给书院发银500两,作为山长修脯士子月课及膏火之用。义川书院,经费来源于学田田租和民众捐助。同治年间义川书院年收租额295串446文,稻谷5.4石,麦2.1石,苞谷80.8石。光绪年间由同知署在岁支银中统一提取。后来屡遭兵燹及水灾,书院旧址毁荡无存。光绪三年,署同知罗寿昌另择仓房旧基重建义川书院,并劝导士绅续捐千余缗,以保证书院经费充裕,并书《重修书院碑记》以记此事。冠山书院,道光十一年(1831)东棣花铺数十余家积金(银)三百余两,捐修义学。咸丰七年(1857),龙驹寨州同张廷濬倡捐奖赏膏火银两资助冠山书院。《冠山书院碑》载有冠山书院创修始末,并记“延师修金无多,生童奖赏,周年仅有八千文”,因此倡率劝捐为添设奖赏膏火。《书院捐输碑》载清光绪十四年(1888)有谢兴元捐房8间、地16亩等捐资兴教情况。[5]346青山书院,据民国十二年(1923)《商南县志》载:乾隆十二年(1747)正月建青山书院,邑子弟捐俸供束修膏火。光绪十三年(1887),龙窝绅士朱谦益
捐银2 000两,又捐租稞20石立义学。光绪十八年(1892),又捐钱3 000元(银元)缗立“宾兴会”,尽钱置地约值稞50石,每遇科年,将所存稞粮换钱分给赴试者。科举停后,此款归劝学所经营,作为赴省城留学生津贴。光绪二十八年(1902)后,乡间立蒙学堂,旋改初等小学堂,所有经费由地方公筹或独立捐资。另据青山书院碑载,道光五年(1825),本县各届人士及在外地任职的商南籍官员捐钱4 121 200文重兴青山书院。
书院经费支出主要用于修建校舍、山长及教师薪俸、学生膏火、奖励等方面。比如洛源书院经费主要用于禀膳生员伙食(每人月银约0.266两)、举人会试路费(银约2.8两)、教师薪金及灯油炭火、贫寒补助、校舍修缮。丰阳书院经费由县地租银支给,一年360两。学生考为“中取”者年补膏火银8两,考为“上取”者另有微资奖赏,考为“下取”者则取消膏火银补贴。薰德书院,每年春秋两季由州署送薪金二十四仟。光绪十四年(1888)后无人经办,薪金停发。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晓谕各省、府、州、县的书院,一律改设学堂。商州知州遵照清廷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改革教学制度,将书院改为学堂,学制分为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实行五四分段制,学生始有入学年龄和在校时间限制。知州尹昌龄以商山书院及其西边原公祠为校址,筹设商州中学堂,首倡捐银50两,以旧有基金和房地租赁金利息作为经费,建起讲堂、藏书楼、会食堂、监督厅、教习室、职员室、学生宿舍等。收回书院图书20余种,购买图书近10万册。次年二月,聘请湖北名学赵俨葳任总教习,招生2班80名于四月正式开课,成为商洛乃至陕西办得最早的中学。商州中学堂成立时开设伦理学、国文、经济、史学、算术、天文、舆地、掌故8科。次年,废天文、掌故,增加代数、法制、图画、体操等。光绪二十八年(1902),青山书院、冠山(崇正)书院改为学堂。洛源书院、安业书院、义川书院、丰阳书院等也相继改为学堂。
综上,书院是士子们研讨、学习、交流之地。一般的书院都有相对独立的学习场所,有大门、厅、堂、斋房及亭台等建筑,有书院条规对学生纪律、行为规范等进行严格管理。历任官员都十分重视书院,延揽四方名士来书院讲学。书院教育目的注重培养士子的品德、行为、学识,主张成就仁义之人。书院办学经费主要有学田租金、官府拨置、私人捐赠等方式,但于社会动荡及商洛贫瘠的自然环境,办学经费往往难以为继,地方官员便会带头捐俸,并倡导士绅民众捐资助学,共同襄助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书院教育培养了大批士子,对当地士子教育、文化传播、民风民俗有着重要影响,并有助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1]黎文丽.清代安康地区书院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4-128.
[2]柞水县志编纂委员会.柞水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3]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商洛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商洛地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5]丹凤县建设局.丹凤县建设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Shangluo Area’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the Qing Dynasty
LI Wenli,GONG Kuoying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Shaanxi,China)
Eight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had been set up successively in Shangluo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The academy was presided over by the president to take charge of student and teaching affairs.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academy depends on the scale of the academy and the number of local population.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the academy mainly included lectures by celebrities,individual coaching,mutually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collective interpretive lecture,etc.The expenditure was available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educational land use commission,government grant,private donations and so on.These academi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modern learning institutes during Guang Xu Period whe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bolish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Qing Dynasty;Shangluo;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education
G649.299
A
1672-2914(2016)05-0081-04
2016-06-10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I33);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40806);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3JK0440);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3XSYK085、11XSYK346)。
黎文丽(1972—),女,陕西汉中市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