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探索

2016-03-03 06:5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8期

马 爽 胡 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201209)

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探索

马 爽 胡 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201209)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而主题班会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的利用主题班会使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开展的更有效,是高校一直探索的问题。文章以团体动力学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人际交往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将团体辅导技术融入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的活动中,不仅能够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主题班会 新入学教育 团体辅导

引言

主题班会是指老师或班团干部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策划的围绕一定主题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综合课程,其形式有讲座式,报告式、讨论式、表演式、参观或实践后的交流总结式等等。教育性、主体性和系统性是开展主题班会的三个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主题班会必须有思想性和方向性。古有话说“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任何一个主题班会都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会做人。主体性是指主题班会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辅导员老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在学生工作中,要少一些指导员的指令,多一些“牧羊犬”的引领。系统性是指班会活动内容是一个相互衔接、由低到高的教育系统,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整体推进的方法。

主题班会教育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班团干部班级管理的领导力与影响力,有助于增强班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觉性,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班级特殊群体。

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主题班会设计背景

从紧张的高中生活步入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这样突然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对大学生活的困惑,对自己的质疑,对未来的迷茫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步入大学,快速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的问题。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开展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是引导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手段。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针对学生困惑、迷茫、无归属感等问题,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什么是大学?主要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围绕什么是大学生活(What)、大学生活的目标(Goal)、大学生活计划(Plan)三个问题展开,使新生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能够获得什么,自己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归属感。

2.主题班会方案

(1)理论依据

① 团体动力学理论

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团体领导者带领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和体验,进而实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生活,培养健康人格的实践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②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该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针对刚升入大学的新生这个特殊群体,由于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使得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提高到更高的意识水平,成为亟待满足的需要[2]。

③ 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人际沟通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生活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因此人际沟通既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心理保健的功能,还有自我认识的功能和人际协调的功能。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能发挥表达情感、建立关系、相互理解、齐心协力、传递信息的功能[1]。

④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攻击行为和适应都是这样。如果为那些心理适应不良的团体成员提供多个可模仿的榜样,将有助于他改变不适应行为。团体辅导为成员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团体中充满理解、关爱和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1]。

3.班会方案

活动一:

名称:有缘来相聚

目的:班级成员互相认识,消除陌生,建立班级凝聚力和信任感。

程序:

(1)全体成员围圈坐好,彼此观察身边的成员有什么特征,如“戴眼镜”、“长发”、“高跟鞋”等。

(2)领导者说“刮大风,刮大风,大风挂到(具有某一特征的人,如戴眼镜的人)身上”,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必须立刻离开自己的位置,重新找空的位子坐下。

(3)刮大风活动结束后,在无声的要求下,让大家按照自己的出生日期排成一纵队。

(4)按照生日的月份分成不同的小组(5-6组为宜)。

活动二:

名称:棒打薄情郎

目的:尽快相识,增进团体凝聚力

程序:

(1)全体成员按小组围圈而坐,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出生年 月等个人资料。每位成员需用心倾听且牢记他人信息。

(2)所有小组成员站成一个圈,随机选择一个执棒者站在圆圈中央,由他面对的成员叫出另一位成员的名字,执棒者必须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位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就会受到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

(3)依次下去,直到大家熟悉队员的名字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必须采取惩罚措施,如表演。

活动三:

名称:机智如我

目的: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其熟悉,澄清团体契约,增进团体凝聚力。

程序:

(1)全体成员按小组围圈而坐,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出生年月等个人资料。每位成员需用心倾听且牢记他人信息。

(2)所有小组成员站成一个圈,随机选择一个执棒者站在圆圈中央,由他面对的成员叫出另一位成员的名字,执棒者必须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位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就会受到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

(3)依次下去,直到大家熟悉队员的名字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必须采取惩罚措施,如表演。

(4)在彼此熟识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组名、Logo、队形、口号,并进行展示。

活动四:

名称:齐心协力创佳绩

目的:进一步加强同学之间情感,解决共同问题。

程序:

(1)自由讨论“大学教育是什么?”

(2)由小组长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并进行阐述。

(3)汇总所有小组的观点,整理总结,得出答案。

(4)请每一位成员静静思考自己的大学三年目标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计划。

活动五:

名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目的:解决问题,明确学生大学目标、计划,提升信心。

程序:

(1)每位成员将自己的大学目标及计划写在纸上,并签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2)每一小组领取一个幸运水晶球,想象从水晶球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由小组中一个成员开始,拿着水晶球,并讲出从水晶球中看到自己3年后的样子;说完后,请其他小组成员给予反馈,然后将水晶球传递下去,全部进行完之后,领导者引导成员总结活动的感受和收获,面对未来,充满信心。

4.结果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其迅速适应了大学的生活。

三、经验与启示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而主题班会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的利用主题班会使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开展的更有效,是高校一直探索的问题。同样的教育目标,与高校普设的两课教学不同,主题班会教育则更多地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时代性强、主题明确等特征,组织有序、效果明显的主题班会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鲜明,让学生在求“善”中感悟

主题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同时要跟上时代的潮流。

2.内容实际,在求“真”中体验

要立足学生自身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紧扣学生思想和生活的脉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内容要服务于主题,尽可能有广泛的参与性。

3.形式多样,在求“新”中学习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渴望,都希望在集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发言权。主题班会是一个班集体内部的活动,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也就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渴望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得到更多数人的认可。所以参与式的主题班会可能会更受大家欢迎,因为它为大家创设了一个人人得到尊重的教育环境。比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辩论、案例、小组讨论、游戏等。

4.环节紧凑,在求“实”中推进

主题班会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各个环节要紧凑、衔接自然。在进行指导设计时,要按照认识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各部分逐层推进,紧密衔接。

5.情景互动,在求“美”中交流

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与鼓励,对出现的有失偏颇的观点、错误予以纠正,对偶发事件、尴尬情景进行适时点拨。

6.总结及时,在求“高”中进步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学生进行评估与反馈,此外,应该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在高要求中不断进步。

此外,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学校应把握学生的发展及需求,将主题班会的系列化、规范化,同时融入更多的专业元素,这是我们探索与实践的重点。

[1]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谭锦绣,邹丽.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职业时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