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探讨及反思

2016-03-03 06:50高艳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8期

高艳宏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探讨及反思

高艳宏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社会对翻译顾问,翻译人员等职业的需求增大,国内出现了专门的翻译硕士专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教学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该论文通过探讨以及反思翻译硕士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问题,同时给出一定的建议,旨在对相关院校以及人员有些许启示

MTI培养 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

引言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地位的持续上升,世界各国领导人关于贸易对话达成新的共识,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跨国公司的贸易交流逐渐频繁,相互不断填补市场空白,走向国际化市场的大舞台,促使翻译需求空前高涨。翻译硕士专业从此快速而蓬勃向前发展,而在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探讨以及反思。[1]

一、MTI课程设置及其培养问题

1.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陈旧

学术型专业方面的培养重在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术钻研能力,强调培养从事翻译研究工作和发现语言研究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比专业型硕士更强调基础的扎实。其课程设置更重视翻译的实践性,并且在课程内容上加大与其他学科文化的联系。

(2)不够重视语言文化课程

翻译首先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沟通,连语言关都没有过的人,很难相信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我国各培养单位虽有入学考试,但基本上都是自己命题,缺乏统一而又具有公信力的语言文化要求标准,难以准确掌握学生语言文化的真实水平。

2.培养方案,缺乏对学生个体需求的认识

在研究生招生志愿上,一些高校写着“本专业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备一定的双语根底,有一定口笔译工作经历者优先照顾;支持跨专业学科的学生报考,最终是择优录取”。这一方面扩大了MTI招生规模,鼓励相关专业人才进入翻译行业,同时,非英语专业学生未接受专业培训,缺少相关专业素养,但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差异。[2~7]

3.专业教材质量有待提升同时数量不足:

在考取研究生时,很多学校不会指定考试教材,但武汉大学出版的MTI教材还是比较经典,涵盖范围广、知识点密集、通俗易懂,受到大家的追捧,从在某些方面上推动了我国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但是其教材建设仍然不能满足各个学校的培养计划。

4.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

作为一个翻译硕士的培养单位,一些重要的硬件设备还是必不可少的如数字化语言室、同声传译室、多媒体的教学室等,以及需要学生下载翻译软件,随时随地便于学习。然而一些学校的翻译硕士专业教学设备仍然不完善甚至出现各种不足。

二、建议与反思

1.关于课程设置

(1)注重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学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怎样才能建设一个教学课堂能符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是各个高校一直需要思考的。因此针对性的现代个性化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2)强化双语双文化课程设置

要做一个合格的译者,无疑对于译者的双语双文化能力都是一个考验。这必然要求译者学习了解深谙相关知识,因此相关MTI院校应该重视学生双语双文学素养不足,开设相关课程。[8]

2.培养方案

(1)注重市场需求

MTI翻译产业的出现是由于翻译人才的短缺与市场的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促使的。因而为了适应和满足翻译市场与翻译服务的需要,MT1专业以市场需要化和理论发展化为导向而进行合理设置学习课程。教师队伍与实习实践基地以及企业做好沟通甚至合作工作,积极引导企业高层重视人才的综合培养。

(2)关注学生个体需求

MTI教学管理者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然而应该认识在很短时间内无法弥补或者培训一批专业的MTI教师的现实以及社会现实方面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对社会需求有充分了解。[9]

(3)教材建设

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学习资源多样化,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如何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这些都是学问,需要我们慢慢琢磨。教育部应在教材编写上注重全面与具体、国内与国外相结合。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改善MTI师资队伍机制,包括每年必备三种教育方式,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并存,有教育部统一培训、学校统一培训、教师个人自我网上培训。师资队伍应该不仅仅是涉及外语教育领域的教师、学者,还应该聘请相应具有翻译实践经验的职业译员或翻译行业的管理者。

结语

总的来说,自经国务院批准MTI课程以来,教育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即使大多数MTI培养院校尚停留在摸索期,但在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理论探讨和实践的提升。MTI课程设置需要广泛的借鉴与参考和需要智慧和艺术,更需要自省与反思,实事求是。各培养单位应本着对翻译事业、对翻译人才培养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作出反馈,逐渐弥补不足,努力完善。

[1]曹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M]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30-34

[2]陈彦君,浅析我国MTI项目课程设置与翻译能力建设(J)高教研究2014(7):194

[3]何瑞清,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37-41

[4]孔令翠、金黛莱,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问题、思考与建议(J) 苑新谭第三辑2011(1): 187-202

[5]钱多秀、杨英姿,北京地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经验、反思与建议[J]中国翻译2013(2):72-74

[6]滕梅、张馨元,翻译行业产业化和职业化背景下的翻译硕士(MTI)专业课程设置[J]山东外语教学2013(4):96-101

[7]王丹丹、钱春花, 基于翻译专业硕士视角的MTI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130-133

[8]杨朝军,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 2012(1):24-28

[9]周亚莉、蒋雪芳,翻译专业硕士(MTI)教育研究现状与反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