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三师第一中学 向 梅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新疆第三师第一中学 向 梅
高中物理 复习课 思维导图
很多高中学生在物理课程上对于老师讲的好像一听就懂,但回到课后又是脑子一片空白,不能灵活地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今年暑假继续教育中听了金美芳老师介绍思维导图,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高中物理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图解形式记笔记的方法,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作为一种教的策略,在多次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展现知识脉络,能够清晰地表达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变得高效、迅速。
现今时代高三学生压力很大,他们往往不能专注于学习,借助这样一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学习更主动,更高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头脑中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有助于训练学生形成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正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将无形的思维有形化,便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摩不同的思维方法,交流学习不同的思维角度,接受并且学会不同的、更有效的、更先进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可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学生群体发展,班级学习效率不断提升。生成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往往先提供给学生一个大体框架,具体的内容需要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完成,形成的结果往往吸收了学生的观点和理解,这样的思维导图作品源于教学生成,与教师的预设一起,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在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能帮助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有效工具,而且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外化在纸上,并用线条将其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因此被激发和调动起来,整体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
我在尝试有效地、系统地指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习实践,使其直接作用于高三学生各学科的学习,以期提高高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我认为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