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庆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有生命
◎朱传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多年来由于受以“教师为中心”观念的影响,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我们的一些教师又固守“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不敢或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更谈不上质疑,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怎能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才有生命。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目前的新教材在内容上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如果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精于挖掘,巧于导入,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注入一些活力。因此,新课导入是否精彩,对一节课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学生对课堂教学才会有一种愉悦感和向往感,才敢于讲真话,才能踊跃争议,不怕出丑,勇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释放才气和灵气,激发探求精神和创新意识。
为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灵活多样地设计导入方式。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新课导入,常常能营造出那种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的美好情景或愉悦和谐的良好氛围。比如,在文学类阅读鉴赏课中便可通过美读法导入,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动起来。在课堂上,或听教师范读,或学生个别读,或分小组读,或分角色读,或男女生齐读,一上课就感受到书声琅琅的氛围,同时,教师可用自己的愉悦情绪和教学热情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笔者在教《荷塘月色》时,就恰当地利用自身优势,先来一段充满感情、声音甜润的片段美读,把学生带入那宁静美妙的荷塘月色之中,让学生沉醉、迷恋,继而让全体生发出朗读的热情与欲望。尔后适时地加以指导,让学生自由地美读、揣摩,当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神态各异、声情并茂的地朗读时,课堂就沸腾起来了。
通过这种形式的自主朗读,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意境、情感的体会就不再是空对空而是实对实了,也就有了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之美、感受作者情感的体验,甚至让一些学生终生难忘此情此境。散文类、诗词类、演讲类课文,特别适合此种导入方式,小说教学也可用此种导入法,它能让我们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动”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课型及教学内容,或是自我讲述生活中的实例,或是对报刊时事及网络新闻进行点评,或是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信息等多种形式的导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形成一个个欢心鼓舞、跃跃欲试、抢着表达的场景,讲课时才就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来。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根据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弃“话语霸权”,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提高,培养学生发展的能力的高度,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让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外,还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设计出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出现不确定性时,不致于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环节生硬进行,而能“随境而变”,及时调控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质疑、讨论,避免出现学生应答疲软或精力分散的现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又善于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借助幽默诙谐甚至搞笑的语言鼓励学生共同完成,尊重学生的思考与结论及其劳动成果,不随意粗暴否定,则效果可能更好。
比如,笔者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由于课文较长,又以悲剧结局,同学们从开始时激情满怀,逐渐转化为一种郁闷或焦虑的情绪,有的开始分神,觉得没意思。有的不再关注课文其他内容,转而提出疑问:如果太子丹不催逼荆轲,让他尽快出发;如果荆轲不赌气提前出发;如果跟随的是荆轲的朋友,而不是秦武阳,也许刺杀就能成功。此时,我们不必急于拿出参考答案对学生批评否定,而应巧妙利用现成资源进行引导,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各抒已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学生“言之有理”的思维方式,并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性解读,真正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一来,课堂又恢复了生气,生生与师生的摩擦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张扬,学生在充满激情的互动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得到锻炼,受到启发,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之所以对写作文毫无兴趣,应付了事,关键还在于老师没有充分调动起他的写作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真正让学生能“以我手写我心”,就要让作文课堂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之产生心灵的颤动,有创作的欲望。比如,在进行感悟父爱母爱为题材的作文教学时,笔者就选择《父亲的爱》(摘自《读者文摘》1987年第12期,作者[美]艾尔玛•邦贝克)一文布置学生阅读,读完全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有何发现?父亲与母亲表达爱的方式一样吗?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文末说“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作者在暗示我们什么?回忆一下我们的父亲母亲留给我们怎样的印象?
通过讨论、感悟,引发了学生对父母片言只语、举手投足的点滴(也许是曾经被你漠视的)回忆,或日常生活中自己父母的言谈举止,自己对父爱母爱的感知与理解,由此触动学生的情感记忆,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结果,学生感觉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出了不少真情感人的习作。如钟婧同学在《我的守护“骑士”》 中先写父亲留给自己的印象就是“啰嗦”“瞎忙”,成天婆婆妈妈,让人心烦,但通过这次作文训练时的阅读及与同学的交流,有了自己的心灵触动,她在文中写到:“过去,也许是因为我的迟钝,也许是因为我的漠然,或者是因为我的‘叛逆’,我一直不认同父亲的做法,总觉得他限制了我的自由、个性甚至一切。可是,当我读完艾尔玛•邦贝克《父亲的爱》,在我与同学交流并冷静地思考之后,发现:其实父亲的‘啰嗦’大多是有道理的,他真的仅仅是为我好。而因为这单纯无私的爱,他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再后来,我渐渐感觉到,其实,那 ‘啰嗦’,那‘瞎忙’,正是他二十年来对我这个体弱多病的女儿一如既往的关爱,是他给予的无边的爱抚育着我成长。我终于明白,是他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撑着我。他就像大山一般高大而伟岸,默默地,默默地屹立在我身后,让我一回头就可看见,就能倚靠。他就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一般宽厚而深沉,默默的,默默的,无声无息而又让我时刻体会得到。父亲的爱就像那炉火,无私而又温暖,他以他的方式给予我无尽的爱,毫不吝啬。他就像那沉默的神圣‘骑士’一般,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家,静静地守护着他的‘公主’,直到他的‘公主’健康成长,直到他生命的永永远远。父亲只是千百万父母中的一个,也许他不是最伟大的,我却为有这样的慈父而感动,而骄傲,而自豪。我在想,他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该怎样回报我亲爱的父亲呢?爸爸,如今您是我的守护‘骑士’,就让我在将来成为您心中的‘拐杖’好吗?”
全文用淡淡的笔触缓缓地叙述父亲在生活中的平凡琐事,犹如一杯清茶,淡极始觉雅趣,直至篇末才品尝出深沉的父爱。更为难得的是小作者并未停留在此,而能加以升华为天下父母之爱以及子女的感恩回报之情,这正是学生心有所动的写作体现。总之,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有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朱传庆福建省武平一中3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