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从一年级的娃娃抓起
李 婧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审题能力是需要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练习、反思等重复不断的训练中形成的。从认真读题、圈重点、能复述等几方面讲述了从一年级的娃娃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的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审题;习惯
今年是笔者走上工作讲台的第六年,在过去的五年里,笔者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笔者发现,班上的孩子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课堂上思维积极……但是,每次作业完成正确率很低,尤其一到考试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仔细研究孩子们的作业和答卷,笔者发现,总有同学漏写题目,看错数字。而且在讲评作业和卷子时,只是重新读了一遍题目,学生就能恍然大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这些情况都说明,这些题目的出错并不是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笔者之前只是不停地在学生做题的时候去提醒:请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审题!而没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学行为去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通过不断的学习及探索,我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措施,并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加以实践,班上的学生审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笔者接手了一年级的两个班,决定从一年级起将学生的审题习惯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从一年级的娃娃抓起,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读题。一年级通常都是由老师读题,因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只是听老师读题,长久下来,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到了二年级,老师不读题了,学生自己也没有读题习惯,经常是拿到题目就动笔,所以在解题时就容易出现漏题、跳题、看错计算符号、抄错题目中的数字信息,错误就这样产生了。例如,“用竖式计算,加*的题要验算”这类的题目,因为学生看到题目的样式,就能凭借经验猜想题目的要求,而不去把题目读一读,所以经常会有学生忽略了验算的要求。有时,数学题中经常含有一些隐藏的数学信息,也会被学生忽略。因此,在一年级初期,就应培养学生先认真听清老师读题,再跟读一遍,直到能独立读题,再动笔认真做题。很多一年级的习题都是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图中读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题目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样,无论学生认不认识题目中的字,笔者都要求学生至少要进行两遍的独立读题。从开始要求学生大声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强调学生指读,做到读题时不漏字、不添字,不读断句、读通句子。到了二年级,脱离了教师的读题,学生也就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了。
许多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了整体,没有注意细小的地方,不能注意到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关键字词,从而产生错误。
例如,“从学校往西走2000米是少年宫,从学校往东走3000米是体育馆。从少年宫经过学校到体育馆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题目已知条件中给的量都是以“米”作为单位的,而到了问题中要求以“千米”作为单位,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就忽略了这一点,或者即使在读题时注意到了,在解题后又忘记进行单位换算。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学生能在读题时,在问题中将“千米”二字圈出来,以提醒自己,相信会减少此类错误。
在学生独立读题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这样就没有做到正确地理解题意。在教学中,适时提出“复述题意”的要求,就能很好地杜绝学生读题时走马观花的现象。复述题意就是在学生独立读题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说说题目的含义,可以自己对自己说,和同桌说说,或由教师指名学生说说。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复述题意准确地反映出来。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学生读完题目后,对题目要求进行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于题目的要求是否明了。例如,“比一比,长的画○,短的画√”在读完题目后,笔者会向全班提问:长的画什么符号?短的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题目要求的印象。随着学生年级增高,在学生读完题目后,笔者会随机点名,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出题目的意思。像这样坚持下去,班上的孩子在读题时就不会再马马虎虎,对题意的理解能力也逐渐提升。
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也会穿插一些培养审题习惯的小游戏,例如“大家来找茬”“圈出关键词”“记忆大考验”等等。这些游戏的运用,可以让孩子在重复单调的习惯培养中,找到一些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重视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张岭.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35).
[2]陈晓菊,董加春.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S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