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莹
摘要:学生对科目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将从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合理利用影音图片资源、巧妙设计问题、丰富课外拓展四个方面谈谈在历史课堂上引趣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兴趣;导入设计;影音图片;问题;课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399-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热情,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立足中考对历史学科要求的实际,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课堂活跃起来!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我浅谈几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果的做法。
1.精心设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一堂好的历史课,必然是用恰当的导课方式导入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之效,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出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促使其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动自发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面蕴含着老师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例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台湾》,发自肺腑的呐喊声在教室响起,"……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听完之后,学生思绪万千,我问学生,"我是谁?母亲是谁?"学生集体回答:"我是台湾,母亲是祖国",我紧接着提问:"我去哪了呢?我是怎么离开祖国怀抱的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答案!" 由此可见,用歌声拉开一堂课的序幕,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心旷神怡地投入学习。诗词有深刻的哲理,让人思之愈深,知之愈明。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地运用诗词导入新课,把学生领入文学艺术的殿堂,那将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通俗化,从而让学生情趣盎然,增强历史课的感染力。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 学生慷慨激昂地背诵诗词《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教师提问: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大家都非常熟悉,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吧!通过诗词,诱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亲切感,同时增强了课堂的文学性。
2.合理利用影音图片等资源,再次引发学生兴趣
近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中,合理的利用图片影音等资料,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九年级下册《正义的胜利》一课时,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影视片段。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段历史是非常陌生,而通过播放影片《斯大林格勒战役》,学生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学生目睹残酷的战斗场面,感到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鲜血淋漓的场面让学生触目惊心,唤起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有人曾做过一项研究,同样的事情,自己观看的和通过别人口述得知的效果差别非常大。而多媒体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历史不再是平面的死板的,而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因而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影音图片等资源,让学生在"灵动"的历史课堂中,认知历史。
3.巧妙设计问题,巩固学习兴趣
问题是激发我们去学习去探究的源泉!新课的学习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他们逐步养成勤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又激发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中,我设计了三个核心问题,本节课就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一个个问题犹如一张张铺开的白纸,由学生去书写,去解答,前两个问题解决之后,提问还记得第三个问题吗?当学生将问题了然于胸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的课堂是有意义和高效的。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告诉我思路方法。
4.丰富知识拓展,增强课堂趣味性
课堂拓展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宽、加深。目的是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课堂上老师不应该是知识的复读机,而应该是教育机智精彩的生成者!一节好的历史课,它除了有丰富的内涵之外更要有精彩的外延。例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我是这样拓展的,学史可以明智,请同学们思考美国南北战争和我们的台湾问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们是如何看待美国南北战争和中国的台湾问题呢?你认为它们是同一种性质的问题吗?学生讨论做对比得出结论。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成语典故,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等。课上进行竞赛,看谁懂得多,讲得好!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故事是初中学生最为喜欢的一种方式,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教师用风趣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出来,效果大不同。再如,例如在教学《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讲述张骞在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等等。学生听得非常入神,觉得历史是非常有趣的。而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未知领域,所以不断地充盈学生的未知领域,也是历史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法宝。
总之兴趣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历史是昨天,无法重现,所以我们必须抓好课堂这一大本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有吸引力和教师自身教学的魅力,结合以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用心演绎历史,让昨日重现!才能达到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目的。乐活课堂才不是梦想!我们的课堂才会永葆鲜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冯一下.历史教育探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黄小娜.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教学实践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