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备课与教学法

2016-03-03 12:51赵欣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评价

赵欣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34-01

信息技术新型的基本特征:基础性、高速发展性、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活等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教师应该如何去学?

首先,教师观念的转变。

1.1变传递型为引导型。教师将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做"领航员",提供变换学习跑道的建议以及关于学习方向的重要指导和援助。

1.2变复制型为创造型。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的教学方式必然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善于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创造型教师。

1.3变专科型为通识型。信息时代只有具备了自我导学,能不断更新知识的通识型教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在全民终身教育的大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1.4变专制型为交流型。信息时代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开放性特征使不同文化在相互融合。这就自然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促进学生发展的交流型教师。

2.教师应该如何去教呢?

信息技术课我们应采取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2.1一边讲、一边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应有一定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网络教室等。适合于软件的操作的教学教程,如WINDOWS、WORD。

2.2以上机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上一节的理论课为基础,布置好上机的作业和练习。让学生以独立的性质来完成。教师从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待下一节课的说明解释。

2.3以网络教室为主的机房中上课,对操作性强的内容,教师讲后学生马上可实践操作。效果较好,学生掌握较快。

2.4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借助CAI和软件嵌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其关键是合适的课件和软件,如指法训练、鼠标练习等。也可尝试使用市面上使用的教学演示光盘,如开天辟地、洪恩等。

3.教师应该如何去备课呢?

由于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是担任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电教的双重工作,许多教师从来不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学生没有积极性、目的性,学习效果差。这当然是由一定的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备好课,而且备课要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3.1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3.2备课每一节课的教材。

3.3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4.备好硬件和软件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安排在机房或者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这里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对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学生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调试好,并且在计算机中安装必备的教学和学习软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运行正常。

5.备好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的引导,教师的导向更重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的算,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否则是另一个样子(混乱的,无头绪的)。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6.备好教学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我们认为学生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7.备好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信息技术评价必须应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其他课程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评价考核。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可以从认知、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有: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评。我们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结束后以哪一项作为评价的重心,从而布置学生书面或者上机练习要求。

总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手中的"专利",变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武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教育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快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评价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