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协同效应下的企业创新模式

2016-03-02 20:07张佑健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

张佑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或是国家的竞争力至关重要。鉴与此,创新模式的选折就显得相当重要,甚至走上了战略的高度。文章运用生物学观点,结合演化经济学方法,阐释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创新模式选择。

关键词:协同效应;进取型创新;保守型创新

目前,学术界对创新模式的划分存在不同的看法,例如,按照企业获取技术资源能力来源不同,技术创新可以划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其中,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以自主研究开发为基础,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努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技术创新活动;合作创新是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间联合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互补为前提,有明确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规则,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一种创新行为;模仿创新是指企业以自主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跟随率先者的足迹,充分吸取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引进购买或反求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的技术创新行为。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等将创新分为进取型创新和保守型创新,进取型创新指通过开发新产品成为竞争的领先者的创新,保守型创新指在吸收进取型创新的成果的基础上、在不违反专利法的条件下进行改进型创新。相比而言,进取型创新是推进技术前言,充当第一的创新,而保守型创新是不争第一,但跟上技术前言,有时甚至超越进取型创新的创新。所以,这里的进取型创新和保守型创新分别相当于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

本文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协同学理论,探讨不同情况下企业创新模式选折,从而提出,在我国资本实力有限,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保守型创新模式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一、创新的协同效应的生态学诠释

所谓“协同”,相当于生物圈中的“共同进化”,即相互依存的物种交互促进“进化”,以驯鹿和狼为例:狼猎取虚弱的驯鹿使驯鹿群更加强壮;由于鹿群更加强壮,狼必须进化,以便能够捕猎成功。随着时代变迁和共同进化的持续进行,整个系统会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协同、共生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观点,通俗讲,就是事物之间优势互补,发挥“1+1>2”的效应。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生物,也不可能会有一个生物会单独生存,鲁滨逊也是在有了星期五后才得以生存。实际上,生物体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它们除了竞争有限的资源外,还具有共生性。而企业创新也具有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性质,也具有共生性。我们知道,进取型创新是一种开创性的创新,在生物学类比中,相当于形成一个新的物种,而保守型是一种不争第一的创新,能够吸取经验,相互学习的创新,所以,这种创新能够发挥比较大的协同效应,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进取型创新,就是说,保守型创新有一种共生性、协同效应。

如果我们假设存在一个创新单元,其中,它有两个创新模式可供选择:进取型创新和保守型创新。其中,进取型创新具有风险大、投资规模大、收益大以及协同效应小的特点;而保守型创新具有风险小、收益小、投资规模小以及协同效应大的特点。同时,我们假定,创新具有两种影响因素,一个是阻碍因素A,可能是创新过程中过度模仿,造成剽窃等阻碍创新的因素;另一个是协同效应影响下的促进因素B。创新阻碍参量记为i,创新共生参量记为j,则A和B创新的总作用,即创新的总的效应可以定义为:

δAB=δi+δj,其中δi=(dδAi/δAi)/(dδBi/δBi)为创新的竞争效应,可能是由于知识的分散性等原因造成,也是“物种异地形成”原理在经济中的运用,所以δi<0;而δj=(dδAj/δAj)/(dδBj/δBj)为创新的协同效应,δj>0。所以,创新的总效应δAB=(dδAi/δAi)/(dδBi/δBi)+(dδAj/δAj)/(dδBj/δBj)。若δAB>0,说明创新的共生性大于竞争性,总效应为正,创新能够产生正的净利润,这种创新在当前条件下能够生存;反之,当δAB<0时,则说明创新的共生性小于竞争性,总效应为负,创新产生负的净利润,这种创新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够生存,将会被淘汰。

由于在保守型创新中,δj较大,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δj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在一定的条件下,|δi|>δj,这样,进取型创新可能更为可取。

如果用纵轴表示创新的竞争效应δi,横轴表示创新的协同效应δj,45线,表示|δi|=δj时,即创新的协同效应刚好抵消创新的阻碍效应,此时为保守型创新和进取型创新的临界值。

二、协同效应与企业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

由于创新分为进取型创新和保守型创新,因此,我们假定:进取型创新成本为C1,创新成功的概率为p1,而保守型创新的成本为C2,创新成功的概率为p2。显然,C1>C2,p1R2。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来分析进取型创新与保守型创新的取舍,这样存在四种情形:

1. 进取型创新概率为p1,保守型创新概率为p2,其结果分别是:R1-C1,R2-C2;

2. 进取型创新概率为1-p1,保守型创新概率为p2,其结果分别是:-C1,R2-C2

3. 进取型创新概率为p1,保守型创新概率为1-p2,其结果分别是:R1-C1,-C2;

4. 进取型创新概率为1-p1,保守型创新概率为1-p2,其结果分别是:-C1,-C2。

所以,Eu1=p1(R1-C1)+(1-p1)(-C1)=p1R1-C1

Eu2=p2(R2-C2)-C2=p2R2-C2

Eu1=Eu2时,p2=(p1R1+C2-C1)/R2,所以,当p2>(p1R1+C2-C1)/R2时,保守型创新比较有利;反之,当p2<(p1R1+C2-C1)/R2时进取型创新较为有利。

实际上,在协同效应发挥作用下,越接近于进取型创新,创新的成本会越来越大,反之,越接近于保守型创新,创新成本越来越小。所以,当协同效应越显著的情况下,即进取型创新和保守型创新的差距越显著时,由于C2<R2,所以,创新模式的选择偏向于进取型创新。

三、总结

对于创新模式的选折,我们应该对于不同的行业区别对待,而不必一味追求进取型创新,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资本不足,研发资金少的情况更是如此。有些行业,创新的协同效应大,我们应该结合我们有限的实力,采用保守型创新模式,达到收益最大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金提高,研发资金得到加强,创新模式的选择可以逐渐过渡到附加值大的进取型创新;反之,对于协同效应不是和明显的行业,则可考虑进取型创新。

实际上,纳谢德·福布斯、戴维·韦而德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保守型创新达到“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桂萍,高维义.企业生态系统时代的竞争战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03).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纳谢德·福布斯,戴维·韦而德,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的转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唐春晖,唐要家.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5]王立志,姚飞.企业群聚的生态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5(03).

[6]翟红华.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J].企业经济,2004(05).

(作者单位: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陇马陆配伍中药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
区域供应链协同效应与发展路径探究
CEO与机构投资者能协同降低企业业绩风险吗
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与股权激励研究
全域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效应
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协同效应问题与对策
蓝黄两区建设的协同效应及其实现
我国产业从微笑曲线到并购协同的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