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刘 欢
开展微课模式,增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成效性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刘 欢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逐渐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数字化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推进了微课教育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微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微课模式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了开展微课模式对于增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成效性的具体表现。
小学 微课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 成效性
目前,我国有关微课程的理论研究其时间跨度并不长,甚至对于微课模式教学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与微课程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正处于逐步发展之中。探究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模式与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小学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教师重复性的教学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必须加强重视。
1.学习形式微型化。
学习形式微型化是微课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微课模式所包含的学习内容比较微小,一般仅有一个主题;其二,微课学习时间较短,通常只有5~8分钟,贴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其三,学习形式小巧灵活,学生可自主学习;其四,资源容量较小,方便储存和携带,有助于进行知识的分享与传播。
2.学习主题明确化。
微课程在时间和内容上均进行了微化处理,因而其主题表现明确和集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宽泛,而微课主题则异常突出,具有单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精简。由于主题明确,故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开。
3.学习技术现代化。
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微视频。所谓微视频即指将一些简单的由文字、图像以及音乐组成的微内容发布到公共学习平台上,学生据此下载或者进行在线学习。近年来,在线微视频逐渐成为小学教育最受欢迎的微课堂学习的形式。据研究者预测,未来运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开展微课程的学习将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会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服务。
4.学习应用多样化。
较之于传统化的课堂教学,微课程具有更加广泛的运用情景。微课程既可以实现面对面教学,也可以通过在线进行学习,或者将两者进行结合。从学习形态来说,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微课程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和对象的学习需求,既能运用于校内教育,也可以扩展至校外学习。
1.开展微课模式有助于增进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
将微课程模式运用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学意识的提高。由于微课程自身具有课程短小和主题明确等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注意时间内开展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微课程能够实现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和异步学习,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进行反复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上这些均表明开展微课模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2.开展微课模式有助于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微课模式属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具有与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同的优势与特点。微视频作为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既可用于课前自主的学习资源,也可在课程进行中进行导入学习,同时还可以用于课后复习和巩固,优化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然而,必须认清的是微课模式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将其作为一种补充和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
3.开展微课模式有助于教学资源的设计与整合。
微课教学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教学资源制作成视频来使用,而需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资源,例如学习素材的设置、课后练习的设置等,这些资源为微课堂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框架和思路,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整合。
总而言之,微课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不仅如此,开展微课模式有利于增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成效性,强化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优化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同时有助于教学资源的设计与整合。尽管如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微课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教学效率的问题、知识碎片化问题、课程设计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育学者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进一步地思考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获得良好发展。
[1]黎标.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熊开武.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4
[3]杨丽.微课让孩子成为主角——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95-196